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作者】 马 婷

【机构】 新疆石河子第十八中学


【正文】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经常给学生解答各色各样的英语学习问题。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老师,我觉得英语好难啊!老师,我该怎么办?”我通常会反问,英语真的那么难学吗?大家都会不约而同都回答:“听、说、读、写!”。可见“听”排在了第一位,转而看看各类英语考试,无论是中考,还是TOFEL,都少不了对于听力的考察,而且听力都是第一部分,“听”对于学好英语的重要性。目前,英语新教材在广泛使用,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已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谈点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欲望。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教师要鼓励那些对英语心存畏惧的学生冲破已有的“定势”的束缚,努力寻找自己潜在的积极因素。听力材料的选择,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相适应:既不能太浅,使学生失去兴趣;又不能太深,使其丧失信心。要尽量减少或消除学生的挫折感、焦虑,压抑这些消极的情绪,尽量让学生以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练习听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进入学习佳境。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会增强自信心,这时教师会心的微笑、适时的表扬和鼓励会进一步强化这种自信心。一旦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要耐心地指出错误的原因。新教材所设计的各种各样的听力测试内容,不免会使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而且产生退缩心理。这样,学生在焦虑中必定无法听好听力测试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试工作,及时帮助学生摆脱顾虑、消除紧张,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调整,让学生能够做到自信且放松地和别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行听力的训练。另外,教师要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维护,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取得的各种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充满信心。 此外,教师还要创设情景,帮助“自卑型”的学生减轻压力,恢复自信,创设热烈的场面,使“沉默型”的学生受到感染。
  二、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正确的读音,帮助你在听到英语的时候,迅速做出反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很多词的读音十分相近,但是其意思却是截然不同的,就像cure和kill,这两个词听上去其实差不多,但是前者是治愈的意思,后者却是杀死的意思,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一个医生在对病人说:“我会治好你的病。”也就是I’ll cure you,但是如果这个医生发音不准的话,病人很容易就听成I’ll kill you。事实上,这两个词所差的只是一个音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其在发音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这一阶段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发音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可以从舌头的摆放位置以及气流的发出等方面来进行讲解,反复不断的练习,直到每个学生都能够发音准确为止,只有在一开始让学生学会正确发音,才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听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学生听力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表率作用,尽量避免用汉语来组织教学,始终坚持用英语来组织教学,从而让学生尽可能的和英语更多的接触。比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说“每天的”的时候,就可以用daily report来代替汉语“每天的”,这样,不仅能够锻炼自己说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之间打招呼的时候用自己学过的英语来进行,并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下简单的交流对话。通过这样创设良好氛围来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英语、体验英语,对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自然而然有很大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
  很多学生在做听力练习题时,缺乏良好的做题习惯。他们通常会先把听力材料中能听懂的部分译成汉语,然后再以汉语的思维进行理解。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学生无法跟进听力内容。如果学生缺乏用英语去直接思维的习惯,就很难做到边听边理解。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有效信息,并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记忆,将文章的要点通过一定的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听力练习中,如果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也不必惊慌,可暂时放过,集中精力捕捉后面的信息,利用后面所听到的信息去补充前面信息中的疑问或漏听的信息。对听力材料中的一些数字、地名、人物等细节信息要记录下来,对于那些有把握的信息,只记录主题句和关键词即可。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能紧张地去分辨、去记录每个单词。对没听清、没听懂的内容要大胆放手,要学会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说话人的语气态度去判断文章的主旨大意。所以要养成听英语的习惯。每天都要听英语哦!这样才能够在听力考试的时候不紧张,因为它已经是你所熟悉的一种语言了。
  四、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听力能力。
  其实,关键的是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可以利用“泛听”和“精听”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从整体中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它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使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得到提高。
  1.精听,指的是根据考试听力的模式来进行的一种听的活动,它能够使学生对考题的风格进行熟悉,对解题技巧进行掌握,它所解决的是专项的训练,是一种纵向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听力内容的选择上,最好要选择一些教学录音以及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在“精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是某些单词的弱读。在听力朗读的过程中,有些介词会弱读,比如of,字母o的发音和单词dog中的o的发音是相同的,但是往往会把它弱化成为和单词policeman中的o的发音,而字母f的发音也常常不发[f],而是发[v]。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精听”材料的训练时,一定要让他们掌握一些发音规则。二是某些单词的连续。在“精听”的过程中,当学生听到一些生词的时候,有时会觉得好像是某一个单词,但是又不像是地名以及人名什么的,而且在字典中也找不到,这时,学生就应该要考虑是不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词的连续,比如单词not at all,在听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觉得这是单词notatal,但是这词在字典中是找不到的。三是某些单音节的单词。对于很多多音节的单词来讲,学生很容易听出来,但是单音节的单词就不同,就像is,have,it等等,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再加上其发音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就很容易受到忽略,那么,在“精听”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单音节的单词作为重点。当弱读、连续以及单音节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所要做的就是头脑要和单词能够同步,也就是说,当听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头脑中要能够立马出现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
  2.“泛听”是“精听”的基础和前提,而“精听”则是“泛听”的一种深化。在进行学生听力训练的时候,必须要把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进行交替练习。
  我们还要注重教会学生一定的听力技巧来提高其听力能力。结合标题来进行听力材料的预测。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来把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一下猜测,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他们所猜测的内容说出来。结合材料后面的练习题进行猜测。在上一步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后练习的快速浏览,来让学生对听力材料中的一些线索进行掌握,并结合上一步的猜测,来使学生的猜测更为准确。听短文时要做到把整篇短文都听完。在学生听短文的过程中,切不可因为个别的单词或者是句子就匆匆答题,主要的线索往往都是在结尾的地方。必要时进行简单的记录,教师要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边听边记录,特别是要把听到的数字以及比较词记下来。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提高听力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因此,除了多听以外,多读、多写、多说、多做练习,对提高听力都很有帮助。相信只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不懈地反复实践,就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