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论中小学体育教学
【作者】 谢贵强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教育局
【摘要】搞好中小学体育教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贯彻,一个具有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健强的体魄,而小时候正规系统的训练,就需要从体育课开始。抓好中、小学体育教育,也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使中国在未来实现“保持”体育强国伟大战略目标的需要。的中小学生,大多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对这些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是可以为国家输送大批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也可以使中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缩小他们与城镇学生受教育的差距。所以大力发展体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势在必行的。但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育
【正文】
很多地区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多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即安排学生一道体育课就进行自由活动,有的教师就算安排课程教学,也多是走走过场,甚至还有很多学生六年小学下来,连广播体操都没有学全。甚至到了高年级以后,包括体育课在内的“副科”课程大多都成了,课程表上的摆设。
一、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陈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并以此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水平。基于这一个思想,体育教育变成了教育中的附属品。在学校、老师甚至学生的心目中认为,体育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体育课的质量基本是无人关心。目前,小学的体育课基本有班主任自行安排,或者被其他课程代替。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的“体教结合”,然而在教育中却显得那么淡薄。
2.器材、场地、经费缺乏
教学条件是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小学现有的器材场地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有些偏远地区的小学甚至连足球场地都没有,往往仅有一个操场,角落里几个乒乓球台,两边只有两个篮球架……体育经费的投入在真正落实上也面临各种问题,导致体育经费被挪作他用。从此类研究文献中得出,当前我国小学体育,体育设施短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都是影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师资力量匮乏
统计表明,在年龄结构方面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很不合理,以青年教师为主,其中22-30岁之间的体育教师占到所调查教师总数的84%;31-39岁的教师占16%,40岁以上的体育老师更少,这说明了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缺少老、中、青的合理梯队。
4.家长对于体育教育认识的缺失和偏差
在,家长的主要思想还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就是在浪费时间,家长仍然愿意让孩子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也不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二、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1.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自新课改施行以来,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是人所共知,但是对于体育的改革大多还处于滞后阶段。虽然体育课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必修课,但是上至管理部门,下到普通民众还是对体育缺乏相应的重视。所以,我们就是要转变固有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只以考试成绩论成败,学校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符合本地区特色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设施是体育教学得以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相对与城市来说,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就显得极为匮乏。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适当加大对体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学校则不能将其挪作他用,同时,在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的建设上,还可以争取社会人士的赞助,以改善本校资金的不足状况。
3.提升教师待遇,改善师资力量
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逐步提升体育教师的待遇,以提升其教学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例如为体育教师发放室外高温补贴和体育服装费,保障体育教师的基本权利等;而鼓励现有体育教师积极参见函授、进修,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是有利于改善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另外,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健全乡村辅导培训站,吸收优秀教师加入等,更是可以大大改善当今地区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
4.创新教学模式,因地制宜的制定教学内容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中小学现有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目的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爱玩、爱闹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积极的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在体育课上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体育游戏,如拔河、跳绳等。另外,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地区特有的现状,创编一些符合当地生活实际的体育游戏对抗性活动,如田间障碍跑、摔跤等。
总而言之,中小学体育教学确实存在许多客观不足,但是国家、学校、教师们只要付出努力便会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善。身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发扬体育人的拼搏精神,发掘和合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发展特色,推动学校的体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关注相对落后的体育教育的发展,只有体育教育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吴翠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0年01期;
[2]周林生《关爱每个学生 推进整体进步》;学习导报; 2004年09期;
很多地区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多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即安排学生一道体育课就进行自由活动,有的教师就算安排课程教学,也多是走走过场,甚至还有很多学生六年小学下来,连广播体操都没有学全。甚至到了高年级以后,包括体育课在内的“副科”课程大多都成了,课程表上的摆设。
一、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陈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并以此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水平。基于这一个思想,体育教育变成了教育中的附属品。在学校、老师甚至学生的心目中认为,体育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体育课的质量基本是无人关心。目前,小学的体育课基本有班主任自行安排,或者被其他课程代替。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的“体教结合”,然而在教育中却显得那么淡薄。
2.器材、场地、经费缺乏
教学条件是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小学现有的器材场地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有些偏远地区的小学甚至连足球场地都没有,往往仅有一个操场,角落里几个乒乓球台,两边只有两个篮球架……体育经费的投入在真正落实上也面临各种问题,导致体育经费被挪作他用。从此类研究文献中得出,当前我国小学体育,体育设施短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都是影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师资力量匮乏
统计表明,在年龄结构方面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很不合理,以青年教师为主,其中22-30岁之间的体育教师占到所调查教师总数的84%;31-39岁的教师占16%,40岁以上的体育老师更少,这说明了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缺少老、中、青的合理梯队。
4.家长对于体育教育认识的缺失和偏差
在,家长的主要思想还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就是在浪费时间,家长仍然愿意让孩子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也不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二、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1.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自新课改施行以来,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是人所共知,但是对于体育的改革大多还处于滞后阶段。虽然体育课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必修课,但是上至管理部门,下到普通民众还是对体育缺乏相应的重视。所以,我们就是要转变固有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只以考试成绩论成败,学校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符合本地区特色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设施是体育教学得以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相对与城市来说,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就显得极为匮乏。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适当加大对体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学校则不能将其挪作他用,同时,在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的建设上,还可以争取社会人士的赞助,以改善本校资金的不足状况。
3.提升教师待遇,改善师资力量
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逐步提升体育教师的待遇,以提升其教学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例如为体育教师发放室外高温补贴和体育服装费,保障体育教师的基本权利等;而鼓励现有体育教师积极参见函授、进修,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是有利于改善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另外,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健全乡村辅导培训站,吸收优秀教师加入等,更是可以大大改善当今地区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
4.创新教学模式,因地制宜的制定教学内容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中小学现有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目的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爱玩、爱闹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积极的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在体育课上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体育游戏,如拔河、跳绳等。另外,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地区特有的现状,创编一些符合当地生活实际的体育游戏对抗性活动,如田间障碍跑、摔跤等。
总而言之,中小学体育教学确实存在许多客观不足,但是国家、学校、教师们只要付出努力便会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善。身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发扬体育人的拼搏精神,发掘和合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发展特色,推动学校的体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关注相对落后的体育教育的发展,只有体育教育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吴翠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0年01期;
[2]周林生《关爱每个学生 推进整体进步》;学习导报; 200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