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高高三生物复习课的针对性浅谈

【作者】 陶 芳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正文】在高考中每分必争。虽然理综科目中生物没有物理、化学那样受学生重视,但是拿高分、拿满分仍然也不是易事。生物的知识体系比较庞杂,内容分散,头绪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高考考查方向及规律,有的放矢,针对性的去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成为摆在高三生物教师面前的最大的难题,那么,怎样才能在短短的将近10个月时间内提高生物复习的针对性,为高考添砖加瓦?
  一、多种途径把握授课的侧重点
  如果说一轮复习要尽量面面俱到二轮复习应提纲挈领。即便如此,每节课也应有侧重点。如何把握复习课教学的侧重点呢?笔者认为,复习课中的重点应该是学生暂时不会的,但通过讲授练习等教学活动可以教会的部分。如何把握复习课教学的侧重点呢?
  1、 依照考纲,根据经验确定
  考纲是高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讲,学生的难点和疑点主要集中在考纲中的二级要求考点中,但也有例外。如,“艾滋病及其预防”这一块往往由于原理简单,贴近生活,学生在新课时都能理解,复习课中就可以少讲,而把《免疫调节》作为重点。再如“群落的结构特征”这一考点,考纲中虽是一级要求,但学生在区分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问题上还是存在疑惑点、易错点。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深入讲解,配以联系避免错误。
  2、 直接沟通
  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一届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等方面也都有所变化。新上复习课之前,可以找几位学生代表当面来沟通了解学情。询问在对应章节知识上的疑惑,能力上的欠缺等等,并对说实话学生加以鼓励。学生看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也会真诚的跟老师交流。那我们的教学才算做到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学重难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 作业反馈、课堂反馈
  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情神态,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后作业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等等都是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渠道。
  4、 集体备课的智慧
  通过集体备课,同事之间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学情、重难点,精选习题,借助集体的力量可让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
  二、 研究高考试题,提高练习质量,切中高考命题方向
  进入高三以来,学生和教师感到与其他年级最大的不同,就是练习多,考试多,没完没了练习使学生和教师普遍感觉非常的累,而效果不佳,所以,必须从题海战中走出来,对练习题进行精斟细琢,精练、巧练,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发挥练习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提高练习的质量。
  1.研究真题,模拟训练
  教师首先选择近三年来高考理综试题进行研究,把握命题特点,体会命题方向;然后用高考真题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①可以让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难易度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从思维习惯到解题方式培养学生的高考备考意识;②高考理综试题难易适中,学生模拟考试分数会比平时教师自己命题模拟考试分数要高,可以增加学生考前自信心,做好考前的心理准备;③通过对高考理综试题的模拟,更加强化学生高考备考中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起到复习的导向作用。
  2.精挑细选模拟题
  从各种模拟试题中精选、重组试卷,提高训练质量,高三阶段各种模拟试卷繁多,良莠不齐,需要教师在试题的选择上,精选细挑,选出既能符合高考命题方向的题,又能训练学生思维启发智力的题加以重组,达到提高练习质量的目的。
  3.寻觅高考信息
  从各地最新的调研试卷中,寻找高考信息。每年高考临近前,各地出现了最新的高考调研卷,教师要认真研究,从中进一步查找高考最新信息,把在试卷中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加强训练,并且在练后试题讲评中,教师要讲深讲透提高训练的价值。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高三学生虽已成年或接近成年,但毕竟还是中学生,爱玩,又想学好,也有惰性。不少学生在开学初雄心壮志,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开始疲倦,遇到比较难的考试,开始灰心,多次考试离目标甚远,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目标基本感丧失。高三下学期甚至比较浮躁。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心中装着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不同形式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疏通情志,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高考励志
  有句话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对于学生群体来讲,他们的潜力是很大的。而现在的许多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学习动力不足。如果我们能激发大部分学生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跟学生之间还会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那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笔者所在学校会定期举办高考励志报告会,效果不错,再配以班主任、科任老师们在课上课下的各种引导,鼓励,学生的潜力就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2、 合理归因
  高三学生会遇到很多次模拟考试,考完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特别是有些联考难于高考水平,教师应及时安慰学生。对于一两次没有考好而灰心的学生,应帮助其正确地进行归因并给到以希望。笔者有一学生,在高三下学期的考试中连续几次失利后,非常无助,不知道自己的方法该不该坚持下去,经过老师的分析和鼓励,她才能静下心来学习。
  3、 以身作则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过程”。这里的“推”很多时候是不需要用力的,是“影响”。“言传身教,上行下效。”高三老师的压力也比较大,但我们是成人,我们老师如果能时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精神饱满、积极向上,当好学生的“定海神针”,学生无形中也会受益。
  总而言之,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繁重,提高效率,让学生受益,是我们永恒的话题。不断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