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音乐教学设计

【作者】 许正凤

【机构】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实验小学

【摘要】音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不同的音乐有大致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主要论述了在新课标的环境下,音乐课堂的教学应该遵循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教师的专业水平、基本素养为保障,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增添色彩,引导学生在未来繁重的学习或繁忙的工怍中调节自我,从而提高学习、工作等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设计;音乐课堂
【正文】
  音乐是有声的情感体验。优质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需要音乐教师在平时加强修养,高素质,厚积薄发,做好充分准备。我们拿到一个歌曲作品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制作课件,也不是上网查找资料,而是找到歌曲的重点、难点、并合理地设计教学的方法。这就是在音乐作品与学生中间架设一道桥梁。而课堂教学设计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做出创造性的劳动,也是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依据。
  一、导入环节是开动魔法棒的钥匙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音乐教学中,一个先声夺人的巧妙引导,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的程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说,怎样设计课堂导入才能具有开动魔法棒的神奇钥匙呢?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通过妙趣横生的卡通形象讲故事、做游戏、舞蹈表演、民间文化等形式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1.1 卡通形象,富有童趣
  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对于动画片中的情景往往记忆深刻,所以,利用卡通形象,富有童趣的导入,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学习歌曲《两只小鸟》一课时,教师运用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人物,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乱砍乱伐的光头强开着汽车,带着伐木工具来到了大森林,小鸟们的家被光头强这样的人破坏了,以两只小鸟丁丁和冬冬为首的森林小动物们奋力保卫家园的故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学习歌曲后,同学交流时,他们都非常讨厌光头强这样的人,都说要帮助小鸟保护她们的家园。讲到这里,教室里气氛热烈起来,学生都争着想讲。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同时,在思想上得到了教育,一举两得。
  1.2 快乐游戏,渲染气氛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把做游戏巧妙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何才能运用得当,使用得法,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动动脑筋了。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并获得感受,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1.3 优美的舞蹈,富有美感
  舞蹈能够渲染气氛,使歌曲的内容形象化,如果教学时载歌载舞,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欣赏《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曲时,教师佩戴具有新疆特色的帽子,手拿铃鼓,跟着音乐载歌载舞的跳上一段。学生也跃跃欲试,也想跟着老师舞动起来,这就是舞蹈的渲染力。让学生一下子就有了学习歌曲的热情,在优美的舞蹈指引下,引入歌曲教学。教学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同样的内容还可以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只要我们根据教学的内容,抓住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运用,相信智慧的魔法棒一定就会开启。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
  2.1 大胆表演,闯过自身难关
  对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但由于锻炼机会少,尤其是农村学生这一方面更是欠缺,当教授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尝试着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发挥肢体语言的特色,进行个人、小组、集体等表演。例如。在歌曲《保护小羊》一课中,我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表演,让他们体验到了小羊们的温顺;灰太狼的凶残;还有其他小动物的友爱;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角色,进行即兴表演,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非常深刻的体验。
  2.2 小小乐器,闯过乐感难关
  在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是更好的体验音乐,感受乐感的重要手段。在不断摸索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兴趣爱好,运用简单乐器或自制一些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学习歌曲或节奏时,运用简易打击乐器沙锤模仿小雨沙沙的声音,木鱼和响板,模仿小马奔跑时的节奏等,还可以以为歌曲伴奏的形式培养小乐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乐感,以达到陶冶情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
  2.3 “你创新我改编”,闯过知识难关
  创新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音乐创造,教师通过创新改编,使学生的主动参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教师应鼓励他们进行口头创作、自编歌词、创编舞蹈等,引导学生通过节奏的快慢、声音的强弱、歌词的局部变化等改编创新,使旋律更美,歌词更有情趣,进而使歌曲更加新颖。
  2.4 提高音乐表现力,闯过最难这一关
  有人说音乐是一幅用心描绘的画,又有人说,往往语言无法表达的意境,音乐反而可以表达。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可以用图画表达;我经常鼓励学生用图画把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描绘出来,可以你玩耍时的画面;可以是你生活的一个场面……艺术是相通的,歌与画的结合,音乐与色彩的搭配,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与表现力,使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美,在画的美妙世界中抒发美。
  总之,新课标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即是让学生的感官主动参与感知欣赏,表现了实践与尝试创造的完整过程,避免让学生被动而片面地接受枯燥无味的知识。因此,音乐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整个音乐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亲身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大胆实践,闯过各种教学中的各种音乐难关,才能顺利打开智慧宝盒。
  参考文献:
  [1]马静.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3):78.
  [2]黄媛媛.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的设计[J].北方音乐,2016,3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