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的运用

【作者】 魏元录

【机构】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林川中心学校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程度逐步加深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实现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这种变化不仅有效的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十分有利。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影视资源的运用可以实现人物再现,在特定的教学氛围中加深学生的认知及情感渲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的意义,重点围绕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详细探讨。
【关键词】影视资源;小学语文教学;意义;应用策略
【正文】
  在信息化的生活环境下,教学生活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量较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将多种多样的影视资源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氛围塑造,同时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的支持下更好的去学习,这既可以丰富教学素材,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的意义
  1、丰富教学素材,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感官与需求,新课标的实施下,学生的个性需求急需得到满足,将影视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教材以外更多的学习素材,借助形式各异的教学材料,学生多方面能力可得到较好的培养,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大大提升。
  2、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性能力的养成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样对于学生而言也十分重要,小学语文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实现。在影视资源的欣赏中,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各抒己见,让学生学会去反思和聆听,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性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提升。
  3、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选用适宜的影视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发音,通过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语言描述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楷模,让学生在模仿中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通过不同类型影视资源的观看,学生可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这些都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二、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影视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和思考中,同时,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影视资源有着丰富的画面,能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的景物当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笋芽儿》,这是一篇童话散文,在作者的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笋芽儿成长的全过程。
  教师在上这堂课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出发,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幅关于竹林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讲讲竹子是怎样生长的。接着播放一个关于笋芽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知道笋芽的样子。然后,不断的激励并且启发学生,笋芽在一个多月内就能长成很高很直的竹子,这是多么奇怪,想知道笋芽怎么就长成竹子了吗?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去学习的角色,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并且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利用影视资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破难点,并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课文中受到启发。但是一些教材内容常常成了学生想象中的虚拟空间,尽管教师在课堂上用心讲解,但是却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然而丰富多彩的影视资源,却弥补了这个不足之处,因此,当课文中出现一些难点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影视资源所具有的魅力,将难点突破,进而深刻理解课文,完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长城》一课时,难点是让学生了解长城建筑的时间、历史价值,深刻理解并且思考古代劳动人民是用怎样的智慧为后人创造了这样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让学生知道珍惜并且保护长城。通过朗读课文使长城印在学生的脑中,但是由于很多学生没有近距离的看见过长城,学生很难将长城的建筑结构表达出来,课文也是简单的介绍,这样文章的内容就会显得枯燥,缺少了生动的描述。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长城的影视资源,如《长城长》等。通过学生观看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受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学生深切的感受长城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钢铁般的脊梁,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关于长城的知识,加深他们的爱国情怀。
  3、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令学生头疼的就是写作文,很多学生讨厌并且害怕写作文,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那么就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影视媒体所反映出来的声音、画面都比较直观,让孩子们产生喜爱之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让学生用笔描述画面中的真实场景,这时候学生就会豪不犹豫的动起笔来刻画画面中的精彩场面,当学生用作文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可见,经常运用影视资源,能维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总结:新时期,学生的主体地位亟需得到体现,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加大对影视资源的有效运用,从多角度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运用中,教师应做好影视资源素材的选择,做到合理选材,同时尽可能的保障选材的教育意义及多元化,将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更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影视资源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D].隋欣.广州大学2016
  [2]小学语文教学与影视资源整合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魏钰菲.杭州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