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论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作者】 何彩芝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中山路小学

【摘要】数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是一门及其重要的学科。从新课标的要求到课程设置以至于具体的教学安排,都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独特地位。因此,不管是教育基础良好的东部还是师资紧缺的西部,数学教学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采对话教学的模式来传授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方式中,对话教学的模式是最优秀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实施
【正文】
  一、师生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师生沟通困难
  小学数学教学受到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开展对话教学活动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佳。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在接收知识环节中比较被动,在很多学生心里,教师的形象比较高大不可接近,因此在进行师生对话过程中,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的不愿意将自己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的想法倾诉出来,导致师生沟通渠道受阻。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难以从师生对话环节中获得学生学习情况,并且对于教学方案的制定无益处川。
  2.无效的“对话教学”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我国的小学教学也适时的重新强调了一些新的数学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比如“对话教学”被大多数学校和老师所推崇,但是仍有一些学校或者老师未能完全认识“对话教学”。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意识到师生对话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基本不存在真正的师生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建立在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上。在现阶段,我国仍有部分教师不能摆脱传统数学课堂上的教师为主体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对话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间接导致课堂整体气氛沉闷,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下降,对数学的学习度也随之下降了,因此,“对话教学”也就成了一个形式,无法提高教学效率。
  3.刻板的“对话教学”模式
  关于现阶段的“对话教学”,另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僵化,导致“对话教学”失去了其实际的意义。以某地藏区小学的一堂数学课为例,教师在讲解点、线、面以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这些概念时,在讲台上显得很轻松,完全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去解释教材中的概念。讲解过程中,教师设置了几个问题进行对话交流。但是并不是很成功,因为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些无效的问题,比如教师问“老师讲的内容你们听懂了吗?”这类问题根本不能引起师生对话和讨论,因为教师的这个问题的立场就是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没有真正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临近下课时,该教师抽点学生背诵这几个概念,被抽点到背诵的学生都能很流利地背诵这些概念。但是,在一次测试中,该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混淆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对单位换算的问题,一部分学生把面积单位转换为长度单位。这位教师也看出了问题所在。然而,他所做的只是让学生把课本上的概念和做错的题目抄几遍。一段时间后,类似的问题仍然存在。从这个真实的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小学数学“对话教学”面临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模式僵化,教学程序固化。
  二、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1. 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对话”方式
  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的指导,当一种教学理念在人的心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那么,他的教学也会循着这种理念进行下去。因此,教学理念的更新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是及其关键的。以往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主要的。这种理念形成的是一种师生对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的对话关系“我——他”关系,在教学心理上学生更多的是对老师一种敬畏和害怕心理。基于这样的现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课程理念、“对话教学”理论、小学数学教学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师生对话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比如在教授数学公式和概念时,最困扰老师的是如何让学生将公式、概念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其实可以改变传统的讲解法,根据结合具体的生活语境以及学生的规律,通过迁延、对比,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自主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不会有隔膜,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2. 创造开放的对话环境和灵活的教学模式
  数学思维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有序的、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具有逻辑性的思维。数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开放灵活的教学引导。新课改以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数学思维,教师可以探索运用开放的“对话教学”策略。比如,营造开放性课堂,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互动,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自觉地思考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学的问题。比如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有几何图形的物品,让学生描述这些物体的特点。这种自主观察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 借助课堂实践活动促进师生互动与沟通
  师生对话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借助数学活动的实现,在实际活动中,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去帮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生的举动,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开展数学小组竞赛是促进师生互动的良好方式。在小组竞赛开展的环节中切实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参与学生问题讨论,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耐心疏导。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教师就可以在与学生沟通中了解学生所想,并落实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为了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代沟,消除陌生感,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引导方式。通过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共鸣,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自从新课改以来,在全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课堂教学的革命,一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被提出并且运用到实践中,东西部地区教学理念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西藏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对话教学”,这可能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革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张桂芳.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严家丽.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