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把“跨文化意识”渗透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

【作者】 张荣珍

【机构】 新疆莎车县第二中学


【正文】  近几年来,语言教育专家和学者一直在呼吁:教师和学生要承认各国文化的差异,自觉的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现在,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写进了教学大纲。“前言”中明确要求,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目的”部分提出“了解文化差异,增强世界意识”;“教学目标与要求”部分更是直截了当的指出:“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一再对教师提出要求“帮助学生尊重和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引导学生热爱和弘扬祖国文化”等,这些方面内容的提出,将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也充分说明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得不引起我们这些语言教师的深思。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 说过这样一句话:“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可见,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生活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中的人从事跨语言交际时,由于文化或心理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象,往往容易违反说话规则,使交流与沟通受到影响,使交际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例如,black 一词在英语中本身的意思是“黑色的”,但是当首字母b大写时Black则译为姓氏布莱克;而在句子Your  hands  are  black!一句中black 的意思是very dirty ; He give me a black 一句中black 又可译为a very angry look ;句子Things looked very black for us when we heard the news中black 则指very bad ;而Our account is (nicely) in the black this month 一句中意思则是我们的账上本月颇有盈余; 词语black sheep 则更是寓意深刻,含有败家子和害群之马之意。由此可见,我们只有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正确理解其语言,得体的运用,增添文采,笔下生辉。
  下面就怎样初步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谈几点看法:
  一、 初中基础英语教学涉及文化的原因
  1、有益于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对英语的使用与理解。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的参数为:合乎语法性、适宜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宜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指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2、适当导入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外语教学专家认为,交际中的错误主要有两种: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并认为后者的性质更为严重。沃尔夫森(N.  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时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
  二、初中英语基础教学应导入的文化内容
  根据人教版现在使用的英语教材Go for it 各单元内容安排,文化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属于语言交际方面的如第一册中第一单元My  name  is  Gina 中西方文化间姓名的构成;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中dollar 的使用与yuan 的使用之间的差异;属于交际习俗与礼仪的如九年级英语中第十单元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 属于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的This  is  my  sister . 属于价值观念的如九年级英语中第十四单元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等。在这些单元内容的教学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文化的内容。
  三、初中英语基础教学导入文化内容的方法
  初中英语基础教学文化的导入需遵循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2、阶段性原则;3、适合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文化教学结合语言交际实际,可以不使学生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或者捉摸不定,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中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
  适合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适度。即教师在文化内容的讲解时要有选择,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自己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以增加文化的积累。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呢?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同仁们参考:
  1.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如“yellow”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又如“marry”一词在中国学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用法等,都需要我们去挖掘词汇的内涵。
  2.加强对话教学,使学生了解受文化影响的常见话题,如谈天气、问候健康、年龄、收入、个人隐私等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社会含义,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3、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如果把英美国家的文化对英语语法的影响融进教学之中,提醒学生注意具有文化特点的语法现象,语法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课文教学中可以用“文化旁白”或领略文章的美等方法,给学生加入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讨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能生动具体地反映该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仅满足于知晓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领会欣赏文章的措辞及艺术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力。
  5、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报刊或电视电影等节目,也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排练戏剧小品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以上只是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看法,不当之处有待于同仁们批评指正。对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有许多其他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