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作者】 贾勇建

【机构】 四川省仁寿县文林镇佐桥小学校

【摘要】一个人的品德关乎着他未来的发展,是其思想行为的指南针,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而德行的塑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
【关键词】榜样;爱心;正确;准则;实践;熏陶;摇篮;沃土
【正文】
  古人有云“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可见,一个人的品德关乎着他未来的发展,是其思想行为的指南针,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而德行的塑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学校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也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那么,如何教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笔者就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其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指路人,更是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的点灯者。因此,教师首先要去尊重每一位学生,以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到不说脏话,不骂人,不偏心,不偏爱,对孩子们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出于个人的喜好不公平地对待某一位学生。每一个孩子的心是都是纯真而又脆弱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小心呵护,方能健康成长。老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笔者班上曾经有一位学生,突然一段时间就变很孤僻,不爱和班上的同学讲话,有时也不按时交作业,作业质量也不是很好。虽然他并不是班上很拔尖的孩子,但在平时还是能知道努力的孩子。突然的改变,让我心生疑虑,通过了解,才知道其父母离异,母亲已离开了家,父亲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一个快70岁的奶奶照看他。生活的变故,对于一个才10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我私底下和他交流,告诉他,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爱他的心却是没有改变的。同时,通过电话和他的父母沟通,如果不能常回来看望孩子,建议他们经常给孩子通通电话,让孩子并不因父母的离异就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孩子变得开朗,爱说话了,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陶冶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基本准则。因此,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当从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做起,引导他们确立远大的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鉴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面并不宽广,思维能力还不太强,但他们好奇心强,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动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孩子们能从故事中明白道理,提高认识,坚定信念。比如,我给孩子们讲为国争光,研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钱学森爷爷的故事,孩子们知道,钱学森爷爷不仅仅是一名科学家,他更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而正是这些无数的爱国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爱国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添砖加瓦。给他们讲铁棒磨成针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在孩子们的心里,一旦种下了信念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要拓宽教学渠道,广泛开展一些有益的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小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方面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切实体会人生的一些道理,从而加强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感情。比如,带领孩子们保护环境卫生,做大地母亲的小卫士。一方面让他们体会到了清洁工人的辛苦,懂得去尊重他们,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九九重阳节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给老人们带去欢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他们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自觉做到,以实际行动向他人和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又比如,让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试着换换角色过一个周末,让他们明白爸爸妈妈为自己操劳的艰辛,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让他们学会思考如何孝敬父母,力争做一个好孩子的道理。
  其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家长也应该重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可以不定期举办家校联谊会,引导家长不做“溺爱式”家长,也不做“专制式”家长,更不做“放任”式家长。学会做一个“民主型”家长,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思想,多和孩子沟通,与孩子成为朋友,唯此,家庭便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沃土。
  总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先做人再做学问,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以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来塑造自己,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