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考话题作文误区及应对措施

【作者】 英 荣

【机构】 新疆塔城市第四中学


【正文】中考话题作文是借鉴高考话题作文形式,考察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数量呈急剧攀升之状态。话题作文何以受到命题者如此青睐呢?只因为话题作文能更好地张扬考生个性,让考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其次,话题作文为广大考生搭建了一个更为宽松,扬长避短的写作平台,使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写出富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来。由长年阅卷得知,有好些考生对话题作文仍然很陌生,不知从何入手,写出的作文和话题要求大相径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误认为“话题”就是作文题目
  “话题”与“题目”,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话题作文中,“话题”是限定的写作范围,是进行思维的触媒。话题的范围一般较大,往往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如果考生误把话题当作题目来用,就会出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局面。要么作文泛泛而谈;要么就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因此,考生在拿到话题后先认真阅读、审题,然后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自己的实际生活,看实际生活中有没有与话题相联系的素材,如有就选一个。不过素材要新颖,要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地反映人性、人情及生活中朴素的哲理。素材选好后,自己就找准一个角度,自定中心,自拟题目,再构思成文。须知,选定生活素材时一定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所谓大处着眼,即考生联系生活实际时要运用发散思维,以限定的话题为思考的中心点,思维向四面八方辐射,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所谓小处入手就是考生锁定作文素材时,要选一个本人可写的,范围小,容易写又能吸引读者,以便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素材。因为这样的素材,好拟题目,更容易集中笔墨,写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味。再则,学生拟定的题目一定要新颖、醒目、含蓄、耐人寻味,引起人无穷的联想和想象。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多加指导和练习。如在“人与自然”的话题作文训练中,我指导学生就拟出了一些特别好的题目。像“白龙江在哭泣”,“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播撒绿色的种子”,“把手拿开”,“警惕!莲花池已受污染”,“滚开,白色魔鬼!”等。正如一位美女丽人的魅力在于有一双“秋水盈盈”的眼睛一样,好的作文题目已预示着本次作文成功了一半。
  二、把话题作文的材料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混为一谈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来写作。所写文章的主题、内容,甚至文体都必须与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相一致,有时甚至可以将所给的材料直接糅合到作文当中去。而话题作文中的材料主要起媒介作用,是引发学生思维的触媒,是对话题的一个解释说明,其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话题,找准作文的切入点,考生完全可以抛开材料,根据话题要求写作文。而考场上,一些考生却不了解这些,在话题作文中,像用材料作文一样去对待话题材料,这样自然束缚了自己的思维,放不开手脚,从而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失去获得好成绩的机会。鉴于这种情况,老师在讲话题作文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对话题作文中的材料有一个大体掌握之后就应该放开思维,去寻找与话题相关的写作素材,然后自定主题,自拟题目进行写作,写时最好不要再看话题作文材料,以免受到它的干扰,影响了自己的文思。
  三、所写内容和话题想脱离 
  在考生作文中,发现一些考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所写内容与所给话题毫无关系。殊不知这是话题作文的致命伤。要知道话题作文虽然要求“自行立意”“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但它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它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与话题相关,否则就是脱题、跑题。这就好比风筝飞得再高,也有一线始终牵着它,而“话题”就是所写作文的一根线,如果放弃了这根线,所写话题作文就自然不符合命题的要求了。
  四、错误地认为“话题”就是主题
  我们已经知道话题只是命题人所限定的写作范围,它不是文章的主题。同一个话题,由于作者的认识水平、生活经验不同可以引出多方面的内容,而每一方面的内容,由自己的审美标准可引出不同的主题。作为考生就不能这也写,那也写,东拉西扯,这样就没有了主题,或者说“主题”不鲜明。笔者曾在阅卷批改作文中发现,针对“泥土”这个话题,有些考生只是把材料扩写了一遍,也有些考生一会儿说泥土的珍贵,人们离不开泥土的滋养;一会儿又谈泥土的分类;;最后又大谈人们对泥土忽视,对耕地的侵占。由于没有有机地组合,看完此文,让人坠入五里雾中,始终不清楚他要告诉人们什么主题。这就是把话题当作了主题。避免这种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围绕一个话题,自己确定主题,再选材把主题谈透,鲜明地表达出来。万万不可把话题当主题,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出“没灵魂”主题散乱的文章来。
  五、误把“不限文体”当作没有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有“不限文体”的要求,有些考生不明事理,误把不限文体当作没有文体,写出来的文章是大杂烩。须知“不限文体”是对全体考生说的,就是写什么文体的文章都可以,每一位考生可选择自己最拿手,最擅长的文体去作文。这时就有了文体限制,所写文章要经得起推敲,符合自己选定的文体的要求,而不能写成东拉西扯、杂乱无章,泛泛而谈的东西。
  总之,话题作文要写好,就要防止以上所述的五种错误,就要深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找准话题作文的最佳切入点,写真事、抒真情、扬个性、展风采,才能写出富有创新性的话题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