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加强写字教学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策略
【作者】 更藏卓玛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城关学校
【摘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写字教学,不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且还能够通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坚强意志,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智力等途径,来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关键词】写字;教学;综合素养;策略
【正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并强调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⑴崔恋老师也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塌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写字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主要手段。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加强写字教学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些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写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1、写字训练中培养良好道德。“在培养意志的过程中,就是对自己的一个小小的胜利,也能使人坚强许多”(高尔基语)。写字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写字教学的教育作用,坚持德育为首,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字如其人”、“书品即人品”是我国流传千古的组训。学习书法讲究“内养”、“修身”,强调“人品重于书品”。一个人学习写字,要想达到一定境界,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刻苦练习,更重要的是自身品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塑造。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育学生“心正则笔正”,养浩然之气,去甜媚之俗,让学生明白学习写字的过程就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2、写字训练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写好字,不是一蹴而就能成功的,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刻苦练习。在长期的写字练习中,自然就培养了学生坚定目标、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3、写字训练中培养挫折意识。在指导学生学习写字时,注意处理好“高原现象”:开始学习写字进步很快,但到了一定时期,总觉得自己写的字越来越难看,似乎还不如以前写的,其实这是正常的“高原现象”。许多人在一次或数次“高原现象”后就灰心丧气,弃笔不写了,这时,我更加注重引导、鼓励学生,才去爱去表扬、展示、奖励等方式,使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等,逐步提高他们自我锻炼、自我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我经常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讲述他们精湛的书写技艺、高尚的精神风貌,如颜真卿“忠义光明”、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蔡襄“才德俊伟”、黄道周的“不谐流俗”、王羲之用心十五年攻“永”字、王献之练字用尽八缸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怀素以蕉叶作书等,学生在这些名家事迹的激励下,经常激励对照和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起他们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二、写字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写字练习,开发学生智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泽明语)。”知识创新是时代的新特点,知识的不断涌现,不断创新,使我们已不可能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和掌握现存的知识。因此,创造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就成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要求。众所周知,汉字结构单位组合时,要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一个字无论笔画多少,都要匀称地分布在一个方块形空间内。因此,我通过写字教学,去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使人的大脑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紧密相连,养成着眼全局、谋事周全的智力品质。
2、写字练习,培养创新意识。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写字教学有利于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结合,形成合理的思维结构。在写字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临摹和对名家作品的鉴赏,积累书写技能;通过对科学美的揭示,不仅能够深化对写字艺术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能够唤起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意识,激发审美情感,培养审美创造精神,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好恶、情趣、习惯、心境以及对美的追求等诉诸于笔端,进行创作,写出具有年个性特征的书法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写字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1、写字训练中认识汉字结构美。汉字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汉字内部结构的分析,我们甚至可以窥见古代的风俗、社会发展、认知水平等。西汉文学家杨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历来论写字,多论其人,所谓“字如其人”。汉字的书写到了一定的境界而上升为一种法度即称之为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所展示的内涵远远超过汉字本身,所产生的魅力经久不衰。我们用手中的笔,在纸上留下线条笔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了虚空,使人回味,教人思考,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汉字本身的美,在于它凝结着人们丰富的情感与创造力,人们正是通过其独特的“形式美”来体会到美的享受和愉悦。
2、作品欣赏中体会创造美。写字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指导学生广泛地欣赏古今名人的碑帖或书法作品。不同风格的书法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有的作品苍老、古拙;有的威武、雄壮;有的泼辣、酣畅;有的险峻、挺拔;有的隽韵、秀丽……通过各种优秀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赏心悦目,得到奋发、开阔、愉悦、舒畅等不同艺术享受。我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字时,都要尽量渗透一些美学知识,如:讲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章法、布局时,要讲究轻重、粗细、长短、大小、开合、穿插、避让、平稳、向背等;讲运笔时,要指导学生讲究提按、顿挫、逆顺、藏露、转折,等等。青少年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的训练,耳濡目染、心追手描,逐步形成对写字艺术的不懈追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字之一,进行写字教学,目的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汉字的习惯,把汉字写得好、合乎规范,写得美观、写得快,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写字教学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每个任课老师充分挖掘和发挥写字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上的功能,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加以运用,就会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并强调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⑴崔恋老师也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塌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写字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主要手段。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加强写字教学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些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写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1、写字训练中培养良好道德。“在培养意志的过程中,就是对自己的一个小小的胜利,也能使人坚强许多”(高尔基语)。写字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写字教学的教育作用,坚持德育为首,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字如其人”、“书品即人品”是我国流传千古的组训。学习书法讲究“内养”、“修身”,强调“人品重于书品”。一个人学习写字,要想达到一定境界,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刻苦练习,更重要的是自身品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塑造。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育学生“心正则笔正”,养浩然之气,去甜媚之俗,让学生明白学习写字的过程就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2、写字训练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写好字,不是一蹴而就能成功的,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刻苦练习。在长期的写字练习中,自然就培养了学生坚定目标、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3、写字训练中培养挫折意识。在指导学生学习写字时,注意处理好“高原现象”:开始学习写字进步很快,但到了一定时期,总觉得自己写的字越来越难看,似乎还不如以前写的,其实这是正常的“高原现象”。许多人在一次或数次“高原现象”后就灰心丧气,弃笔不写了,这时,我更加注重引导、鼓励学生,才去爱去表扬、展示、奖励等方式,使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等,逐步提高他们自我锻炼、自我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我经常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讲述他们精湛的书写技艺、高尚的精神风貌,如颜真卿“忠义光明”、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蔡襄“才德俊伟”、黄道周的“不谐流俗”、王羲之用心十五年攻“永”字、王献之练字用尽八缸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怀素以蕉叶作书等,学生在这些名家事迹的激励下,经常激励对照和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起他们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二、写字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写字练习,开发学生智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泽明语)。”知识创新是时代的新特点,知识的不断涌现,不断创新,使我们已不可能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和掌握现存的知识。因此,创造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就成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要求。众所周知,汉字结构单位组合时,要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一个字无论笔画多少,都要匀称地分布在一个方块形空间内。因此,我通过写字教学,去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使人的大脑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紧密相连,养成着眼全局、谋事周全的智力品质。
2、写字练习,培养创新意识。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写字教学有利于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结合,形成合理的思维结构。在写字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临摹和对名家作品的鉴赏,积累书写技能;通过对科学美的揭示,不仅能够深化对写字艺术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能够唤起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意识,激发审美情感,培养审美创造精神,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好恶、情趣、习惯、心境以及对美的追求等诉诸于笔端,进行创作,写出具有年个性特征的书法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写字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1、写字训练中认识汉字结构美。汉字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汉字内部结构的分析,我们甚至可以窥见古代的风俗、社会发展、认知水平等。西汉文学家杨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历来论写字,多论其人,所谓“字如其人”。汉字的书写到了一定的境界而上升为一种法度即称之为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所展示的内涵远远超过汉字本身,所产生的魅力经久不衰。我们用手中的笔,在纸上留下线条笔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了虚空,使人回味,教人思考,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汉字本身的美,在于它凝结着人们丰富的情感与创造力,人们正是通过其独特的“形式美”来体会到美的享受和愉悦。
2、作品欣赏中体会创造美。写字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指导学生广泛地欣赏古今名人的碑帖或书法作品。不同风格的书法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有的作品苍老、古拙;有的威武、雄壮;有的泼辣、酣畅;有的险峻、挺拔;有的隽韵、秀丽……通过各种优秀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赏心悦目,得到奋发、开阔、愉悦、舒畅等不同艺术享受。我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字时,都要尽量渗透一些美学知识,如:讲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章法、布局时,要讲究轻重、粗细、长短、大小、开合、穿插、避让、平稳、向背等;讲运笔时,要指导学生讲究提按、顿挫、逆顺、藏露、转折,等等。青少年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的训练,耳濡目染、心追手描,逐步形成对写字艺术的不懈追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字之一,进行写字教学,目的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汉字的习惯,把汉字写得好、合乎规范,写得美观、写得快,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写字教学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每个任课老师充分挖掘和发挥写字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上的功能,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加以运用,就会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