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 阿米娜·阿布拉
【机构】 新疆阿图什市肖鲁克中学
【摘要】初中生在汉语口语表达上仍存在发音不准,朗读不流利,理解能力不到位,口语表达不够流畅自然等问题。本文从口语表达教学实际出发,围绕课堂、情境、生活方面提出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口语能力,适应新要求。【关键词】双语;初中毕业生;口语表达
【正文】
初中双语毕业班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汉语学习,在听说读写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存在发音不准,朗读不流利,理解能力不到位,口语表达不够流畅自然等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升学要求,特别是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中、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也随之凸现。从口语表达教学实际出发,围绕课堂、情境、生活方面提出教学方法。让学生敢说、会说、说清楚、说明白,娴熟地掌握口语表达的本领,以此提高整体素质。
一、立足课堂,奠定口语表达基础
课堂是我们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在汉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进行口语训练,逐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口语基础。
(一)朗读训练
朗读是学生流畅表达的基础,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读出各人不同感悟。
首先,了解班级朗读基础,按水平高低进行分类。了解每个学生的朗读水平及班级整体朗读水平,在此基础上,按水平的高低分成低、中、高三档。
其次,制订朗读指导方案及学生奋斗目标。由于学生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在具体指导时,要兼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指导的起点要适中。就学生来讲,要制订自己奋斗的目标。在实施这一步时,学生往往热情地把目标定得很高,一下子就想跨进优秀的行列。把好这一关很重要,提醒他们量力而行,帮助他们确定切合实际的近期奋斗目标。多鼓励朗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夸大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树立起在同学面前朗读的信心,并让他们找一个自己想超越的对象(超越对象的水平应比自己稍高一点,不要一下子定得太高,无法超越失去耐心及信心。)一旦达到目的,再寻求下一个超越的对象,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多激励朗读水平好、悟性强的同学,让他们通过示范朗读、展示朗读、组内引读等方式在相互间展开竞争,往上一个层次冲刺。
最后,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适合朗读训练的语段,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领悟语句的意思以及蕴涵的情感,这比老师自述分析效果要好很多。
(二)复述课文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复述要在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让他们把课文内容加以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的复述出来。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因课制宜。如,抓住关键词复述、抓住重点情节复述、简要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复述方法。与此同时,提供一些生动的画面、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思维导图中复述。
(三)续说和联想
有的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而有的课文情节虽已结束,但仍可以拓展想象的空间。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相当熟悉,对文中的人物也了如指掌,所以,续说课文不失为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方法。课文中有些内容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课文联想自己的真实经历,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叙述,同时产生共情和对比加深内容理解。例如,九年级《雪地贺卡》这篇课文,要求学生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再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自己童年生活的“奇遇”和“秘密”。学生很容易找到材料组织语言,得到了口语训练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丰富口语表达内容
在学校中,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创设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一)5分钟读报时间。每天利用汉语课五分钟时间,班里都会有一位同学,上讲台前给大家读一篇好文章,其他同学仔细听读,然后老师涉及一个问题同学们讨论交流。
(二)“星星”论坛。开设“星星”论坛,对校园新事、班级风气、社会习俗等进行讨论,真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主题交流班会。口语训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同学们学会用这本领与人沟通,让人明白你的意思,并能和人交往,解决问题。利用周五班会课时间,将本班一些问题提出大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制定实施办法。
这些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构建了锻炼口语能力的舞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也使相互间更为了解,同学间更为友爱,这也许就是口语交际的隐性作用吧!
三、体验生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相对于社会生活而言,学校的活动有很多局限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到社会上去锤炼。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要适当的布置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落实实际,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在双休日,我布置“逛菜场”、“超市购物”、“做客”、“假日服务”等作业,让学生积极寻找口语表达的机会,亲身体验。着重引导学生与人交际时态度要大方得体,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等,使表达能力整体提高。此外,要求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平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注意积累语言,使同学们在实际口语表达时真正能够谈吐自如。
提高双语初中毕业生汉语口语能力的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原始课堂更需要创造情境、体验社会,老师、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们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明显进步。
初中双语毕业班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汉语学习,在听说读写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存在发音不准,朗读不流利,理解能力不到位,口语表达不够流畅自然等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升学要求,特别是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中、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也随之凸现。从口语表达教学实际出发,围绕课堂、情境、生活方面提出教学方法。让学生敢说、会说、说清楚、说明白,娴熟地掌握口语表达的本领,以此提高整体素质。
一、立足课堂,奠定口语表达基础
课堂是我们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在汉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进行口语训练,逐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口语基础。
(一)朗读训练
朗读是学生流畅表达的基础,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读出各人不同感悟。
首先,了解班级朗读基础,按水平高低进行分类。了解每个学生的朗读水平及班级整体朗读水平,在此基础上,按水平的高低分成低、中、高三档。
其次,制订朗读指导方案及学生奋斗目标。由于学生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在具体指导时,要兼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指导的起点要适中。就学生来讲,要制订自己奋斗的目标。在实施这一步时,学生往往热情地把目标定得很高,一下子就想跨进优秀的行列。把好这一关很重要,提醒他们量力而行,帮助他们确定切合实际的近期奋斗目标。多鼓励朗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夸大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树立起在同学面前朗读的信心,并让他们找一个自己想超越的对象(超越对象的水平应比自己稍高一点,不要一下子定得太高,无法超越失去耐心及信心。)一旦达到目的,再寻求下一个超越的对象,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多激励朗读水平好、悟性强的同学,让他们通过示范朗读、展示朗读、组内引读等方式在相互间展开竞争,往上一个层次冲刺。
最后,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适合朗读训练的语段,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领悟语句的意思以及蕴涵的情感,这比老师自述分析效果要好很多。
(二)复述课文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复述要在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让他们把课文内容加以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的复述出来。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因课制宜。如,抓住关键词复述、抓住重点情节复述、简要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复述方法。与此同时,提供一些生动的画面、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思维导图中复述。
(三)续说和联想
有的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而有的课文情节虽已结束,但仍可以拓展想象的空间。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相当熟悉,对文中的人物也了如指掌,所以,续说课文不失为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方法。课文中有些内容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课文联想自己的真实经历,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叙述,同时产生共情和对比加深内容理解。例如,九年级《雪地贺卡》这篇课文,要求学生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再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自己童年生活的“奇遇”和“秘密”。学生很容易找到材料组织语言,得到了口语训练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丰富口语表达内容
在学校中,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创设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一)5分钟读报时间。每天利用汉语课五分钟时间,班里都会有一位同学,上讲台前给大家读一篇好文章,其他同学仔细听读,然后老师涉及一个问题同学们讨论交流。
(二)“星星”论坛。开设“星星”论坛,对校园新事、班级风气、社会习俗等进行讨论,真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主题交流班会。口语训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同学们学会用这本领与人沟通,让人明白你的意思,并能和人交往,解决问题。利用周五班会课时间,将本班一些问题提出大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制定实施办法。
这些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构建了锻炼口语能力的舞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也使相互间更为了解,同学间更为友爱,这也许就是口语交际的隐性作用吧!
三、体验生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相对于社会生活而言,学校的活动有很多局限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到社会上去锤炼。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要适当的布置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落实实际,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在双休日,我布置“逛菜场”、“超市购物”、“做客”、“假日服务”等作业,让学生积极寻找口语表达的机会,亲身体验。着重引导学生与人交际时态度要大方得体,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等,使表达能力整体提高。此外,要求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平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注意积累语言,使同学们在实际口语表达时真正能够谈吐自如。
提高双语初中毕业生汉语口语能力的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原始课堂更需要创造情境、体验社会,老师、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们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