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浅谈

【作者】 王子凤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庙山镇初级中学

【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英语学习者担负着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而英语是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当前英语教学之中渗透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英语教学趣味性,加深学生在课堂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还能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性和多样性,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实际应用水平。
【关键词】课堂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弘扬
【正文】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每个学生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必须要不断继承、发扬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播至世界各地。而当今的传统文化必须要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才能符合世界发展的步伐。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教育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从英语教学而言,很多学生能说出外国食品,如汉堡包、蛋糕等,而对中国食物的很多英文表达法却感到陌生,这充分说明了当今的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但在2012年人教版的新目标GO FOR IT英语教材中就渗透了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适当弥补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缺失。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而言,课堂为第一主体,即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应该说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它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不断汲取博大的中华文化知识,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又利于学生正确处理好英语和母语的关系。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要在课堂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加强传播。为了能更好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需做到以下几大方面:
  一、语课堂教学中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相对重视西方文化的英语教学背景下,很多学生知道Valentine’s Day是西方的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用英语怎么说;他们知道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但不清楚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描述,原因无非是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本身过于强调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英语语言知识,对英美文化相关信息的介绍不胜枚举,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相对而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资料屈指可数。主观上,很多英语教师自身就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认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单纯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应和英语国家文化。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传统文化美德。传统文化的美德包括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礼仪等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面,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美德,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传统文化美德走向世界。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这要求中国人首先认同和熟悉自己的文化,并能够利用英语表达。
  3、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设计教学活动,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有利于促进课堂互动,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本族文化的热情,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1、以身立教,以身作则。渗透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提高意识及专业素养,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
  2、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即指能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或者指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摒弃旧思想、旧文化以及传播的旧途径,即传遍传统文化必须要体现进取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3、寓教于乐,突出特色。首先,2012年新版新目标GO FOR IT 每个单元都有Section A和Section B两大部分,包括了Listening, Conversation, Reading, Writing and Practicing几个部分,是比较全面的英语课堂学习内容。教师需在课堂讲解前动员学生自主去学习,在自主学习下,学生才能更有兴趣的去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世文. 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1):29-32.
  [2] 王敏. 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H]. 《科教导航-电子版》2015(12).
  [3] 周健.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10):157-157.
  [4] 王春美. 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讨[J]. 读书文摘, 2015(12).
  [5] 周适.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刊, 2014(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