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作者】 王 英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希贤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彻底摈弃以往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要追求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同时,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小成为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才。本文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策略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能有所受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培养策略
【正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人才观。而语文这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能充分的体现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观和人才观,因而老师需要针对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才,为国家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语文对学生个性的影响
  第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实质上是对人性发展的关注,对人个性发展的关注;第二,语文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点,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理解的良好平台,其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及态度,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语文教材中丰富的课文能给学生提供情感、思想表达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第四,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人才观,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与养成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成才与适应现代化的社会。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策略
  1、创设个性舞台
  小学生虽年龄小,但表现欲望十分强,喜欢展示自己的个性,并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意识到此点并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经常让学生自由的去阅读、感知与领悟知识,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与纠正,对及时表扬,错及时鼓励,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精讲,留下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然后由各组代表来阐述本组的结果,如存在不完善之处,加以引导即可,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自由交流与表达的机会,才能真正的发挥与发展自己的个性。
  2、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言辞威严,将课堂氛围弄得紧张又严肃,使学生害怕上课,有想法不敢表达,问及问题,学生也总是吞吞吐吐,怕回答错误老师批评,套话和空话常出现在课堂中。这样的教学氛围只会局限学生,使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个性的培养更是无从说起。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想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就必须要营造温馨、宽松的教学氛围,多与学生交流,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能在温馨的氛围中被召回,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敢于质疑、敢于发言,不断挖掘潜质,培养其个性,真正的喜欢上语文课堂。
  首先,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中主动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次,语文老师要积极了解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及时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最后,老师要巧用奖励策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要夸或合理的奖励,错也不罚,这样必能循循渐进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3、激发学生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需要语文老师善于教学的艺术性与巧妙性,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提升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的《忆江南》古诗时,老师可以创设与其相似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好奇心,这样当讲解完古诗之后,学生不仅能快速理解与背诵古诗,还能够根据古诗的描写风格来创作新的诗文,学生们会由于好胜心而积极去想象与思维,这样自然学习兴趣及个性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4、巧用求异思想,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
  每个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都是不同的,自然对于同一课文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课堂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不能够批评而是要有技巧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不同的个性会体现于思维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则需要培养其求异思维。因此,老师要积极发现每个学生的求异点,并引导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思考,使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不断接近答案。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片面的以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学生只要偏离标准答案便是错误的。其实不然语文题本就没有答案,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的《幸福是什么》课文时,学生对幸福的体会是不同的,有的学生与作者的想法相同,认为“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是正确的,而有的学生会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与思考幸福,自然体会到的幸福也是不同的。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创设个性舞台、营造温馨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好奇心及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几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只要老师进行合理的引导,相信必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同时,成为社会所需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杰.略谈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J].?情感读本. 2016(11) 
  [2]张玲.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