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如何指导培养

【作者】 李元坤

【机构】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平庄小学

【摘要】本人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等规定。所以我在大河中心任教时,就一、二年级进行了课外阅读训练。在训练中,本人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方法。比如:图文对照着读、跟着老师读、“开火车”读等。在进行每一种有趣的训练时,都用不同的鼓励方法。有困难的学生,发动同学帮助。培养互助精神。通过一学年的训练,我们班学生在用词造句、在朗读、在口语表达、同学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都体现了课外阅读的好处。
【关键词】低年级;指导阅读;培养阅读
【正文】2015-2016学年度我被从高学段语文教学转到低学段语文任教,任一年级语文。以前我都是任五、六年级的课。我很少任低年级的课。这次我任低年级语文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级阶段的阅读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的特点就是“喜欢”和“能读”。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就应该做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为高级学生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就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要降低标准。我对所接的这个班进行了一些训练。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游戏。实际上是在进行阅读训练。(1)、可以图文对照着读,谁读得好,同学们对着他做个笑脸。(2)、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之后,看谁读得像老师读的,同学们就对着他说:“小老师”。(3)、“开火车”读。一人读一句(只要遇到标点符号就轮到下一个。不一定是句号。)。“火车”在哪个同学处“断”了,大家帮助他接起来。当然有趣的方法还很多,后面再作浅谈。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就是不能给学生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感觉很压郁,失去了兴趣。就是要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同时要掌握学生感兴趣的读物。还要了解学生喜欢的游戏。做到心中有数,老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一起游戏、阅读。 “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下面就分别指导培养。
  1、培养放松朗读指导。
  爸爸、妈妈、爷爷 、奶奶每天都很幸苦。我们回家给家长读读书,让家长放松放松。不过要读得优美动听哦。“人知初,性本善”。大多学生很愿意为长辈朗读的。同时学生的长辈们听了孩子的朗读一定会赞扬孩子的。哪个长辈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学知识呢?学生得到长辈的表扬,就会有成就感,就会对阅读感兴趣。学生在这种环境下阅读当然就会放松、就会愉快。这样就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出来。
  2、培养故事激趣阅读。
  怎样故事激趣呢?要培养学生从小就爱看书,老师每天要在课外活动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讲述完故事后,给学生说老师是在哪本书里读到的这个故事。这样无形的感染学生,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们。而且,故事又是低年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3、培养激趣阅读
  我给学生讲故事后,学生总是不满足,还要听。在学生兴趣最浓的时候。给学生推荐。学校图书室里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书。我们课外活动的时候去借来看吧。这样的确吸引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借书的时候我就给他们借拼音版的故事书。这样学生们真的很有兴趣读书。我们班的学生中许多都有了读书的习惯。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非常喜欢分角色朗读。我就抓住这个特点。经常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比如:在阅读第十一课《美丽的小路》时,我选一个男学生扮鹿先生,选一个女学生扮兔姑娘,选一个男学生扮鸭先生。进行朗读训练。读一轮下来,学生们兴趣很浓。个个都想读一读。然后我就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四人一组(我们班只有十二个学生。)。分别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们表演得惟妙惟肖,从学生们愉快的表情中看到学生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的确激起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捉进课外阅读培养。
  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我就利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我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愿意接受的方法。例如,朗读时要做到 “三到”。心到、囗到、眼到。注意力要集中。防止有口无心。要流利的读,连惯的读。读的时候不能只看一个词读,在读前一个词的时候要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根居相对完整的意思停顿。重点的、关键的词要读重。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而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用唱游的读法,比如诗词就可以用此种方法。以上方法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行的。学生只能是懂非懂。只能让学生在老师范读的时候认真的体会。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读书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阅读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课外阅读活动成为孩子阅读培养的平台。
  随着学生对阅读的深入,就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这一期开始我在一年级就让学生在阅读的文章中找“好词、好句” 。让学生抄下好词、好句。积累在专门的一个本子里。通过课外阅读的辅导,我们班学生在用词造方面体现了课外阅读的好处。词汇达不到丰富,但也还比较多了。我相信如果长止以往,不断训练。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