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七年级英语口语有效教学

【作者】 骆秀梅

【机构】 甘肃省永登县第七中学

【摘要】传统初中英语注重学生书面知识的传授,从而导致课堂走向了“哑巴英语”的困境。初中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新课标理念不难看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策略
【正文】七年级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是小学英语到中学英语过渡的关键时期,对往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七年级是实现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无缝衔接,防止两极分化、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县属初级中学,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读写能力基本过关,但口语交际水平跟学生纸笔测试成绩不协调,口语能力较弱。课堂上部分孩子不敢张口,往往是同伴口语练习的陪同者而不是参与者。
  新课标中指出,英语课堂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敢开口说,能在掌握一定表达技巧的基础上正确表达,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一、口语教学中的困难
  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我校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生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All-wright)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氛围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
  二、 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大胆表达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重心,故而教师在教学中多以讲授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是被动的通过听和练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目的是为学习知识后能在中考中取得一定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传统英语学习中学生不善于表达,这一方面是师生关系僵化原因所致,而另一方面则是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表达机会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通过师生关系调节而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要让学生开口说一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积极评价并鼓励学生,让学生能有胆量在课堂中表达,二是要注重以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7的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教学中给学生展示几幅在公共场合违反规则的图片,通过让学生回答What are they doing?和If that happens, what will you say? 这2个问题,共同讨论这些人的违规行为,由此引出本课的新单词drop, litter, spit, pick up, behave, cough等,同时也复习了前面学生已掌握的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 句型,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要转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师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讨论后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展示,在展示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教师的精讲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口语表达奠定基础。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所谓探究式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去自主地探究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讲到问路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抛砖引玉地问大家:“如果你现在在国外,你要去图书馆,那么你应该怎么问呢?”“在问路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怎样的句式呢,不知道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下课本中的小明,看看小明是如何问路的?”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展开对话练习。
  三、营造氛围,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对于语言的学习而言,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语言环境的营造,教师的全英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完全处于汉语言发音的环境中,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氛围,教师的全英式教学则能够很好地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同时对于学生的发音也能带来极大的促进。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英语口语教学环境,除了教师讲课时的全英式教学外,还应该注重语境的营造,让学生进行语境的角色扮演,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英语教师的全英式教学而言,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感觉较为生疏,还有可能出现学生不理解老师在表达什么。这就需要老师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例如,在课堂上常会讲到的“Please read after me”“Good morning everyone, let us begin today’ class”等一些较为简单和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英语口语。让学生逐渐地适应英语教师口语的表达,从而逐渐地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提问学生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英语对话的形式,例如“Can you answer my question”,“good job, sit down please”等英语口语的表达也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对于语境的营造还有情景对话的设置,例如,可以问学生“John and jim are good friends, they want to。
  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出浓厚的运用英语的氛围,教师就必须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真正做到“教师用英语教英语”,“学生用英语学英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还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阶段,教材本身就以大量的情景对话为主,这非常适合于用一些直观教具和学生进行直接的对话,让学生直接实践和理解英语,灵活运用所学过的英语知识。比如在教beautiful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用“veryniceorgood-looking”来解释;一些谚语的翻译直截了当,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趣味,比如“入乡随俗———“wheninRome,doasRomansdo”。“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Littlebylittleonegoesfar”,诸如此类。
  总之,教师通过起始阶段的指导与练习,抓住课堂训练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口语交际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模仿,帮助学生达成小学英语到中学英语的完美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