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乘法口诀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作者】 曾顺次

【机构】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三小学

【摘要】数学学科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开发小学生智力,为后期更深层次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一个关键点。根据以往开展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于数学教学来说非常的重要。简单的来讲数学思想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时的一种手段。我们在进行乘法教学时,可以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这样不仅加深小学生的记忆,还可以减轻他们学习的负担,为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了作者对于乘法口诀教学中引入数学思想的经验以及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乘法口诀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策略
【正文】一、数形结合
  其实数形结合这种教学手法在小学数学中非常的常见,其重要的思想就是将数量与图形进行有效的结合。虽然数量和图形在数学中都是一种基本概念,并且两方面看起来联系不大,但是这往往都是人们的误解,其实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只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就可以进行转化。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正确的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在遇到一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借助图形来简化和表达,这样问题就会一目了然;同时在遇到一些抽象的图形关系时,我们可以将这些图形关系用数量关系进行表达,然后就可以轻松的求出答案;所以说数形结合的关键就是将简单易懂的图形与复杂的数量进行结合。
  我们在进行乘法口诀的教学时,不难发现教材中就有这种数形结合的体现,老师可以通过转化,将教材中整齐排列的图形画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记忆来学习乘法口诀。举例,比如在学习5乘6的口诀时,老师可以现在黑板上面画出五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回答黑板上现在有几个正方形?学生们通过观察很容易就说出了答案,然后我们再沿着这一排正方形往下面画五排正方形,一一对齐,然后带领学生去观察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去数这次又是多少个正方形,当学生得出结果以后,老师就可以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渗透,在黑板上写上5×6=30的乘法口诀,学生会很快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一些口诀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就可以了。
  同时在学生学习完乘法口诀之后,也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巩固。举例,当学生学完3的乘法口诀以后,难免会因为时间的关系而产生模糊记忆或者是忘记,这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用木棒来摆三角形,在摆好一个三角形以后,询问学生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木棒?然后通过延伸,摆两个呢?三个呢?这样学生就可以将知识进行巩固,而且这种方式往往学生愿意接受,不但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他们对于乘法口诀的记忆。    
  二、对应思想
  对应思想也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在一个系统内的某项与另一系统的某项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联系往往体现在在作用、位置以及性质方面的相同。举例,我们可以将一个苹果对应成数字1,也可以将两只手对成数字2,将十个手指对应成数字10;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拓展,将任何一种物体和事物对应成数字。
  将对应思想运用到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转化将乘法算式变为乘法口诀。举例,我们在学习3×5=15时,其对应口诀就是“三五十五”;老师可以通过3×5=15和三五十五的联系,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复杂的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就会很快的明白乘法口诀与算式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加深他们之间对于算式和乘法口诀之间的记忆。同时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例子,比如“三三得九”的口诀只能对应3×3=9。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如果想要准确、快速的计算,就必须要熟记乘法口诀,让他们明确乘法口诀的优势和作用,这样学生才会积极的去学习乘法口诀,这就是将对应思想引入到乘法口诀中的效果所在。
  三、化归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是一个非常有效同时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化归思想其实就是一种将知识进行转化和归结的方法。化归思想的精髓在于将一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新知识点通过转化和归结的方式进行简化,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联系紧密的知识,每一种新的知识往往都是建立在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所以说化归思想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来说就先的尤为重要了,老师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化归思想,将新的知识通过转化和归结变得通俗易懂,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相融合,通过一些学习到的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难题,这样不但能够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材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熟记全部的口诀,要能够达到随口即出的效果。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口诀与口诀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掌握怎样通过熟记的口诀去联想到那些没有彻底掌握的口诀的方法。举例,学生说在背4的口诀时,记住了“四七二十八”,但是却想不起来下一句是什么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们记住了四七二十八,那么怎样才能延伸到下一句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在28的基础上再加上4就是32,就可以得出下一句口诀“四八三十二”了;这时还有的学生认为记住“四九三十六”,在36的基础上减去4得到32,也可以找到“四八三十二”的口诀。
  我们在每一个数字的口诀学习完后,都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些口诀之间的联系,举例,若在学习完5的乘法口诀以后,引导学生找到每一句之间的联系,学生们通过这种观察,不但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加深对每一句口诀的印象,从而牢记知识。
  四、总结
  通过全文我们不难看出,在数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的渗透,不但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和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方式和计算能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将数学思想方法引入到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所以说,老师需要有耐心,要坚持训练和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思想,最终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变的轻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秋爽. 对“乘法口诀表”价值的挖掘[J]. 教育科学论坛,2017,(07):33-36.
  [2]高瑞兰.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方法的策略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5):69-70.
  [3]田润垠,胡明. 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4):93-99.
  [4]屈佳芬. 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教育探索,2015,(01):41-43.
  [5]陈祥彬.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 课程·教材·教法,2010,(07):37-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