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体会
【作者】 黄丽霏
【机构】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横水村小学
【摘要】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很多,基本上体现三个方面;学生的求知欲,“我想学”、“我要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我会学”;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我学会”了。“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关键词】有效教学;设计;兴趣;方法
【正文】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有效教学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有效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对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有效教学的经典性评价的六个指标,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性、主动性,能动性。并按这六个指标来设计教案。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如“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会劳动人民的善良”等,这些都是不能操作的套话,也不能检测。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考察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然后再考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师花费多长的教学时间达到了这些目标,效率如何总之,能否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充分地达成应当是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标准。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如:学习《颐和园》一文,播放颐和园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带表情和动作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颐和园,看到了什么样的湖?什么样的建筑?并把他们的动作表演朗读出来,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被动地、痛苦地在知识的沙漠里跋涉,思想阻塞,反应迟钝,跟谈不上创造性、主动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的宽松程度。在《鸟的天堂》教学中,老师恰到好处的运用了激励性语言,适时、适度、适量地对学生进行了激励和批评。在学生朗读不正确时,我用“我觉得你把天堂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我们大家都来试一试。”既指出学生要改正之处,又能够激发学生再一次尝试的勇气,满足学生的满足感。在让学生介绍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鸟的天堂时,并朗读相应的句子。学生对平时成绩好的同学评价过高时,我是这样对学生说:“学会赞扬别人是一种美德,但也要实事求是。老师告诉你,刚才他的第一自然段没读好……”起到好的激励语言,既不会伤到学习好的学生,有调动了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合理安排时间,调控教学活动。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把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师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
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五、精心设计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从实践中思考,探究更多巧妙的方法和技巧,力争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轻松、愉快、最大程度的吸收知识。
一、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有效教学的经典性评价的六个指标,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性、主动性,能动性。并按这六个指标来设计教案。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如“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会劳动人民的善良”等,这些都是不能操作的套话,也不能检测。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考察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然后再考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师花费多长的教学时间达到了这些目标,效率如何总之,能否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充分地达成应当是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标准。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如:学习《颐和园》一文,播放颐和园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带表情和动作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颐和园,看到了什么样的湖?什么样的建筑?并把他们的动作表演朗读出来,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被动地、痛苦地在知识的沙漠里跋涉,思想阻塞,反应迟钝,跟谈不上创造性、主动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的宽松程度。在《鸟的天堂》教学中,老师恰到好处的运用了激励性语言,适时、适度、适量地对学生进行了激励和批评。在学生朗读不正确时,我用“我觉得你把天堂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我们大家都来试一试。”既指出学生要改正之处,又能够激发学生再一次尝试的勇气,满足学生的满足感。在让学生介绍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鸟的天堂时,并朗读相应的句子。学生对平时成绩好的同学评价过高时,我是这样对学生说:“学会赞扬别人是一种美德,但也要实事求是。老师告诉你,刚才他的第一自然段没读好……”起到好的激励语言,既不会伤到学习好的学生,有调动了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合理安排时间,调控教学活动。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把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师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
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五、精心设计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从实践中思考,探究更多巧妙的方法和技巧,力争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轻松、愉快、最大程度的吸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