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幼儿教育水平
【作者】 赵 萍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幼儿接触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因此,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是幼儿教学的重点;同时,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成为当前幼教亟待解决的重要话题。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幼儿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关键词】幼教;专业水平;幼教模式
【正文】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启蒙教育阶段。因此,要充分重视幼儿教育,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幼儿教育水平。
一、快乐学习法
快乐是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重视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快乐学习,使其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不可忽视的有效方法。
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当今社会的变化使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亲身体验的机会减少,对实际生活的关心减少,幼儿的间接经验多,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严重不足。在科学区,让幼儿种植一些易活的植物,养殖五颜六色的金鱼、小乌龟,供幼儿观察;在美工区,投放幼儿从生活中收集的废旧物品,供幼儿制作。开展各类户外游戏,角色游戏,小小故事会,才艺展示,朗诵会,童话故事表演等模拟体验,在愉悦孩子身心的同时,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劳动,并提高文艺表演能力。利用周末,老师、孩子和家长一起远足踏青,参观动物园,采集树叶标本等活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提高孩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不固定的知识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采取孩子喜欢的形式如木偶表演、情景讲述、故事表演、说唱儿歌、童谣、绕口令、看图说话等形式,以及语言实践活动,如报餐员、小记者、天气预报员、小小新闻发布员、值日生等。在科学活动中,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和孩子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创新良好的心理环境 为幼儿提供的心理营养,要以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体验的心理营养为主,以可能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的心理营养为辅,前者是心理营养的“主食”,后者是心理营养的“维生素”,两者都是幼儿心里健康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大多数情况下,对幼儿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同时也适当的为他们提供磨练的机会,让他们适当地经受一些挫折,这对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是有利的。
二、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孩子的心理特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尝试的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励孩子通过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试一试获得知识,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动学习,是发展幼儿创造思维,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科学方法。
鼓励操作尝试 激发尝试欲望 各科教学是幼儿学习知识本领的天地,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尝试机会。让幼儿去试一试、想一想,激发幼儿尝试欲望和主动探索的热情。为幼儿指明探索的方向,时刻鼓励幼儿直至探索成功。如:在认识图形时,让幼儿先试着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分辨出多种图形,开拓思路,再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让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拼摆、添画,创造出新的物体。如:启发幼儿用几何图形拼贴出房子、花、汽车、树、人等。在半圆形上添画出乌龟、孔雀、西瓜、船等,从中让幼儿初步尝到成功的乐趣。
丰富尝试内容 创造尝试条件 尝试是创造力的基本品质,幼儿天生好奇心强,喜欢看一看、试一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可以摆一摆、拼一拼、动一动、试一试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眼、脑、手、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沉与浮”的活动中,当小朋友把木头的、铁的、玻璃的、塑料的等玩具全都倒进水里,他们发现有的玩具浮在水上,有的沉在下面。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操作活动,了解了什么东西沉,什么东西浮的知识。
创设尝试环境 扩展尝试活动 环境是开展尝试活动的主要环节,尝试活动要充分利用环境,积极创设环境。充分利用墙面布置和自然条件相适的环境。秋季到来时,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秋天的水果,可找来许多水果的图片、实物,把图片布置在墙面,把实物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观察品尝。平时经常创设些既丰富,又可操作的环境,多提供半成品的玩具材料,开设科学角、手工角,让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和爱好选择一些活动,使幼儿创造兴趣及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展。
三、游戏学习法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恰如其分地将游戏运用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不管是对幼儿的体能、智能,还是审美力、创造力、表达力以及个性和品德培养都可以起到显著的作用。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实施应用 智力和知识存在着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知识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并促进幼儿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计算课中,运用“小鸡吃米”的游戏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减。在美工课中,可以运用撕纸,剪纸等游戏,课后用幼儿自己的作品来美化环境或活动角,这样使幼儿感受了美,创造了美,而且还增强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在户外活动中实施应用 户外活动包括集体体育游戏,可以根据天气和季节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民间体育游戏。如:冬、春季选择活动量大,兴趣性强的游戏,使幼儿在各种游戏锻炼中增强体质,提高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生理机能。户外活动也包括分散体育活动。幼儿可以三三两两的玩“迈十步”;“石头、剪子、布”;“编花篮”;“砸沙包”等活动,这些游戏规则简单,运动量适中,幼儿游戏时可以自选伙伴,自己组织,商定游戏规则和玩法,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实施应用区域活动也是幼儿一日的主要活动,根据游戏的随机性、趣味性的特点,在班里开设一个民间游戏角,有《五子棋》、《翻绳》、《拾石子》等,这些智力型游戏能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动手、动脑和细心的能力。
四、分享学习法
在幼儿教育中以孩子为中心,在教学授课中不能使老师变成整个课堂的主角,要不断和孩子互动,并且不断询问孩子理解的情况,课堂要以孩子为中心。在幼儿教育中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是老师一言堂,老师一直讲课,而和学生没有丝毫互动,这样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和孩子的互动。如教《找朋友》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和孩子们做游戏开展课堂教学。在和孩子玩找朋友的游戏的时候慢慢教孩子学会唱这首歌,同时让孩子不断交流,这样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孩子的参与度,课堂气氛和课堂质量都会有大的提升。
幼儿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是引发孩子的兴趣,孩子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质量才会有保障。在幼儿教学中由于孩子的年龄相对比较小,因此孩子有各自兴趣点,但是孩子有个共同点就是比较好动。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课堂中可以加强与孩子的互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动手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孩子之间要不断交流,让孩子学会分享。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束缚孩子的想象力,不断鼓励他们进行思维上的创新。如在手工课或者画画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基本方法教给孩子们,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和作画,这样不断开发孩子的天性,提高孩子对课堂的兴趣和自身参与程度。
五、结束语
幼儿教师需要树立起“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努力提升自学能力,懂得自学,建立全面整体开阔的终身性知识体系,让教师的专业学习成为一个开放性、动态性的学习体系。在幼儿教育中,对其中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条不紊,有计划,有条理。最重要的,要有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定,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学习。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创新幼儿教学方法。
一、快乐学习法
快乐是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重视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快乐学习,使其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不可忽视的有效方法。
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当今社会的变化使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亲身体验的机会减少,对实际生活的关心减少,幼儿的间接经验多,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严重不足。在科学区,让幼儿种植一些易活的植物,养殖五颜六色的金鱼、小乌龟,供幼儿观察;在美工区,投放幼儿从生活中收集的废旧物品,供幼儿制作。开展各类户外游戏,角色游戏,小小故事会,才艺展示,朗诵会,童话故事表演等模拟体验,在愉悦孩子身心的同时,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劳动,并提高文艺表演能力。利用周末,老师、孩子和家长一起远足踏青,参观动物园,采集树叶标本等活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提高孩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不固定的知识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采取孩子喜欢的形式如木偶表演、情景讲述、故事表演、说唱儿歌、童谣、绕口令、看图说话等形式,以及语言实践活动,如报餐员、小记者、天气预报员、小小新闻发布员、值日生等。在科学活动中,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和孩子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创新良好的心理环境 为幼儿提供的心理营养,要以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体验的心理营养为主,以可能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的心理营养为辅,前者是心理营养的“主食”,后者是心理营养的“维生素”,两者都是幼儿心里健康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大多数情况下,对幼儿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同时也适当的为他们提供磨练的机会,让他们适当地经受一些挫折,这对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是有利的。
二、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孩子的心理特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尝试的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励孩子通过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试一试获得知识,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动学习,是发展幼儿创造思维,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科学方法。
鼓励操作尝试 激发尝试欲望 各科教学是幼儿学习知识本领的天地,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尝试机会。让幼儿去试一试、想一想,激发幼儿尝试欲望和主动探索的热情。为幼儿指明探索的方向,时刻鼓励幼儿直至探索成功。如:在认识图形时,让幼儿先试着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分辨出多种图形,开拓思路,再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让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拼摆、添画,创造出新的物体。如:启发幼儿用几何图形拼贴出房子、花、汽车、树、人等。在半圆形上添画出乌龟、孔雀、西瓜、船等,从中让幼儿初步尝到成功的乐趣。
丰富尝试内容 创造尝试条件 尝试是创造力的基本品质,幼儿天生好奇心强,喜欢看一看、试一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可以摆一摆、拼一拼、动一动、试一试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眼、脑、手、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沉与浮”的活动中,当小朋友把木头的、铁的、玻璃的、塑料的等玩具全都倒进水里,他们发现有的玩具浮在水上,有的沉在下面。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操作活动,了解了什么东西沉,什么东西浮的知识。
创设尝试环境 扩展尝试活动 环境是开展尝试活动的主要环节,尝试活动要充分利用环境,积极创设环境。充分利用墙面布置和自然条件相适的环境。秋季到来时,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秋天的水果,可找来许多水果的图片、实物,把图片布置在墙面,把实物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观察品尝。平时经常创设些既丰富,又可操作的环境,多提供半成品的玩具材料,开设科学角、手工角,让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和爱好选择一些活动,使幼儿创造兴趣及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展。
三、游戏学习法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恰如其分地将游戏运用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不管是对幼儿的体能、智能,还是审美力、创造力、表达力以及个性和品德培养都可以起到显著的作用。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实施应用 智力和知识存在着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知识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并促进幼儿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计算课中,运用“小鸡吃米”的游戏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减。在美工课中,可以运用撕纸,剪纸等游戏,课后用幼儿自己的作品来美化环境或活动角,这样使幼儿感受了美,创造了美,而且还增强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在户外活动中实施应用 户外活动包括集体体育游戏,可以根据天气和季节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民间体育游戏。如:冬、春季选择活动量大,兴趣性强的游戏,使幼儿在各种游戏锻炼中增强体质,提高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生理机能。户外活动也包括分散体育活动。幼儿可以三三两两的玩“迈十步”;“石头、剪子、布”;“编花篮”;“砸沙包”等活动,这些游戏规则简单,运动量适中,幼儿游戏时可以自选伙伴,自己组织,商定游戏规则和玩法,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实施应用区域活动也是幼儿一日的主要活动,根据游戏的随机性、趣味性的特点,在班里开设一个民间游戏角,有《五子棋》、《翻绳》、《拾石子》等,这些智力型游戏能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动手、动脑和细心的能力。
四、分享学习法
在幼儿教育中以孩子为中心,在教学授课中不能使老师变成整个课堂的主角,要不断和孩子互动,并且不断询问孩子理解的情况,课堂要以孩子为中心。在幼儿教育中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是老师一言堂,老师一直讲课,而和学生没有丝毫互动,这样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和孩子的互动。如教《找朋友》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和孩子们做游戏开展课堂教学。在和孩子玩找朋友的游戏的时候慢慢教孩子学会唱这首歌,同时让孩子不断交流,这样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孩子的参与度,课堂气氛和课堂质量都会有大的提升。
幼儿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是引发孩子的兴趣,孩子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质量才会有保障。在幼儿教学中由于孩子的年龄相对比较小,因此孩子有各自兴趣点,但是孩子有个共同点就是比较好动。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课堂中可以加强与孩子的互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动手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孩子之间要不断交流,让孩子学会分享。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束缚孩子的想象力,不断鼓励他们进行思维上的创新。如在手工课或者画画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基本方法教给孩子们,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和作画,这样不断开发孩子的天性,提高孩子对课堂的兴趣和自身参与程度。
五、结束语
幼儿教师需要树立起“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努力提升自学能力,懂得自学,建立全面整体开阔的终身性知识体系,让教师的专业学习成为一个开放性、动态性的学习体系。在幼儿教育中,对其中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条不紊,有计划,有条理。最重要的,要有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定,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学习。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创新幼儿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