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挫折教育是幼儿必修的一课

【作者】 王春娟

【机构】 甘肃省徽县幼儿园

【摘要】随着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然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数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有意识地让幼儿受点“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生活的磨难,使幼儿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这正是人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就显得意义非常了。
【关键词】幼儿;挫折;教育
【正文】近些年来,“挫折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大量事实证明小孩的挫折教育是不容忽视的。这既是新形势的需要,也是社会的一种需要。从心理学教育及思想教育出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观点,经过认真探索和研究,笔者总结了如何向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一些经验,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能为幼儿挫折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一、教育幼儿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
  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关键,目的在于认知的发展。幼儿阶段,孩子思维还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挫折能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挫折的理解,需要成人的启发,伴随着反复体验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挫折甚至危机相伴,而我们总是在遭遇这些挫折之后才成长起来的,让幼儿逐步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
  当幼儿面临困难时,我们首先要让幼儿直观地的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逐步从反复的体验中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幼儿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由于得到了不断强化,他们的心理过程就会逐步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产生一种稳定的、积极向上心态。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培养和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可以说是提高幼儿挫折耐受力的关键。
  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
  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教育者应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情境,让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地克服困难,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挫折教育。如,孩子走路摔了跤,有的家长会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对孩子说:“这地面真不好,让宝宝摔跤,我们打地面。”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摔跤归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孩子生病打针时,有的家长总是哄孩子说,打针一点也不疼,事后孩子觉得受了骗,下次就无法面对同样的现实。正确的方法是帮助孩子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对策略。比如“走路眼睛看地面,才不会绊到石头上”、“打针有一点疼,但打了针病才会好”等。生活中这样的教育机会是很多的。让幼儿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一定要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幼儿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幼儿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因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
  三、及时调整目标,帮助幼儿改变受挫意识
  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承认这一点,往往会导致挫折的产生。现在,有一些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为孩子制定了许多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条件的目标,或者仅仅因为攀比的心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弹琴、画画,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学习,甚至要求孩子在这些方面出类拔萃,结果是给孩子们人为地设置了挫折陷阱,使幼儿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抵触情绪。要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家长和教师必须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不断地调整幼儿个体的成长目标。
  四、引导锻炼幼儿耐挫的个性
  幼儿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另外,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五、社会、家庭、幼儿园形成合力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幼儿挫折教育势在必行,但单凭社会、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的实施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作为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教育结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且还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社会最强大的莫过于他的舆论力量,借助于此,传递一些与挫折教育相关的知识、经验,引起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以正确的观点来指导挫折教育活动,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这样一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更加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去接受生活的挑战。
  总之,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对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并非是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和引导孩子们度过一些挫折所带来的“难关”,为孩子们今后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开辟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