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朗读教学”
【作者】 向思雨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凉风乡中心校
【摘要】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关键词】英语教学,朗读
【正文】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很多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好的学生当场听的也是恍然大悟,可是遇到某些稍加变动的题目,学生的思维就卡住了,不灵活。再看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听天书,头脑发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既不让英语课堂偏离英语教学的轨道,又能让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提高呢?我认为朗读教学不失为一方良策。
一、让学生知道朗读的重要性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时候的孩子在启蒙教育阶段,都是从朗读和背诵名家名篇开始的,脑子里贮存了一大堆“圣贤书”之后,再慢慢学习写作之道。中国几千年来汉语传统的教学方法,用于英语语言教学,是完全可取的。并告他们:
1.朗读能提高学生听英语的能力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语言听力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仅仅依靠听,他们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听到的文字材料,从而影响到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和领会;反过来,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始终贯穿朗读教学,学生将会把学得的词汇,长短句乃至整篇文章通过朗读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在做听力时,就能迅速提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听力效率。这几个学期来,我一直在用这种方法训练我的学生,学生的听力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2.朗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我们的学生是在汉语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英语学习受母语的干扰是不言而喻的。怎样克服母语的干扰呢?朗读是克服母语干扰的一个手段。英语朗读对口齿功能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学生学了英语却不会说,具体表现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一是害羞,怕说不好,别人笑话,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态愈严重。二是脑子里组织不出英语来,嘴不好使,心里想说,可嘴不听使唤,一说就错。这就是缺乏口齿功能训练的结果。语言表达是一个实践活动,你不认真练,没时间保证就无法完成。我们学生平时说的是汉语,他们动嘴并不习惯做出发英语语音时所应有的动作。这就要加强嘴的训练。朗读就可以给嘴一个锻炼的机会。如果学生每天利用早晚读聚精会神地读上半个小时,他们的嘴所练习的不仅仅是发出的一个个音节,更是锻炼了控制音的强弱、控制音与音之间过渡的能力。这样,坚持下去,口齿功能就自然得到了锻炼。由于在朗读的同时做到了眼见、口说、耳听着三个步骤,所记的东西当然要比看或写所记的东西牢固得多。用朗读的方式记单词和句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句子:It’s time to play with my friends. I am busy studying now because I want to catch up with other students in our class.若这个句子读熟了,学生就会记住句型It’s time to do something.和短语be busy doing something及catch up with. 而且只有记得多才能为以后的写作和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学生,多朗读英语范文(尤其是背诵)对写作是十分有益的。
3、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俗话说:“书读万遍,其义自见”。“读”可分为朗读和阅读两种。朗读是对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的一种训练、是初级入门不可少的一种反复练习手段。在需要练习基础语言的阶段,发出音的朗读是学习英语的前提条件。把这个基础打好,就是为学好英语铺平了道路。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照《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要能够写出与教材内容相应文体的文章,而且要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从写的心理过程来看,一般首先在大脑中产生要表达的思想,然后通过心译找到所需要的词语,最后通过文字符号把这一思想表达出来。学生写作的最大障碍是基本词汇和句型缺乏,对写作格式感到陌生 。而朗读所达到的熟读成诵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和积累,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新的语言机制,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所想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格式涌来笔端,最后达到“顺手拈来”的水平。
二、引导和加强朗读技巧的做法
朗读就是把句子、词汇、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运用节奏、重音、语调 等语音手段,清楚地读出来的一种阅读形式,它是掌握一门语言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手段。朗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绝大部分教学活动是学生的模仿、练习和感受 。当然教师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其指导既要贯穿朗读训练的始终,又要扼要精当,保证朗读教学和训练达到目的。
第一,朗读背诵要做到准确,有感情,用心。单词只有读准才好听,能常常读准才会有自信。但这还不够,还要做到语音标准清晰、掌握语速的快慢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停顿的掌握使用等。同时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题材有感情地去朗读,作者写文章都是要表达一定含义和感情的,如果在朗读时,利用语音语调高低起伏的变化配以语言文字,效果会更好,而且这种深层次的理解更有助于背诵和巩固。另外,引导学生读书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
第二,把朗读与背诵日常化。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使诵读落到实处,让朗读与背诵成为每天必做事,让学生想读、要读、乐读。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好早读的诵读工作。学生早读的首要任务就是放开喉咙大声诵读课文,努力读得流利舒畅、声情并茂。教师还可引导全班读、个人领读、小组竞赛读等模式,让早读丰富多彩,学生喜欢。
2.利用零散的时间朗读英语。例如,我所带学生从七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引入每节课前起立大声朗读的模式,从预备铃响起开始由领读员带领读,直到正式铃响,中间大概三分钟,天天坚持,节节课坚持。然后利用其它时间再检测学生写的结果,效果非常不错。学生不仅在这段时间里把每天的任务,十几个的单词,5个短语,或5个句子在每节课前反复诵读,并且在预备课期间能够迅速地安静下来,进入到上课的状态中。因为每天的任务不大,而重复朗读的次数很多,所以,学生在无意识记忆中已经掌握了所要记忆的东西,既不感到辛苦,每天听写时又有很大的成就感。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和知识的每天累积,就铸成了学生英语的进步和提升,当然兴趣也随之而来。
3.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比赛,使被动诵读变为主动诵读。平时经常开展熟读比赛,如读一句话,1分钟内能重复多少遍。对此学生热情高涨,最快的学生1分钟能读十几遍。另外,进行班级和年级英语演讲比赛,每学期举行一次。通过这些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既保证了诵读的量,又保证了记忆的持久。
4.每两周背诵一篇有主题的课外小短文。笔者所带七年级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到现在,除了熟读背诵课本的小短文以外,已经背诵了4篇有一定生单词量的中考作文小短文。刚开始特别担心对这些孩子有难度,怕给他们增加学习的压力,所以从最简单的描述人的文章开始,慢慢地觉得还不错,学生们的塑造和适应能力真的很强。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是英语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我们的学生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除了多听,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多读,高声朗读。
1.创设良好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敢于读,乐于读,给他们提供朗读英语的机会,并及时的给与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变换多种环境。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需要,变换多种环境,让学生在变换中体味朗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分角色朗读,朗读接龙,看录像配音朗读等。
3.在朗读中,展现学生才华。
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表现的欲望,并且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比如我们可举行校园英语才艺展示比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唱英文歌,演英语小话剧,英语朗诵等等。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师生的肯定,朗读积极性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
总之,朗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朗读技能训练,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就会事半而功倍,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继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建华,“朗读在听力教学中作用及课程设置”[J].刑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陆敏霞,试论英语朗读与听说能力的提高[J].扬州大学学报,2001,09
[3]王初朝,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职大学报,2011,04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很多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好的学生当场听的也是恍然大悟,可是遇到某些稍加变动的题目,学生的思维就卡住了,不灵活。再看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听天书,头脑发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既不让英语课堂偏离英语教学的轨道,又能让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提高呢?我认为朗读教学不失为一方良策。
一、让学生知道朗读的重要性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时候的孩子在启蒙教育阶段,都是从朗读和背诵名家名篇开始的,脑子里贮存了一大堆“圣贤书”之后,再慢慢学习写作之道。中国几千年来汉语传统的教学方法,用于英语语言教学,是完全可取的。并告他们:
1.朗读能提高学生听英语的能力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语言听力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仅仅依靠听,他们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听到的文字材料,从而影响到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和领会;反过来,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始终贯穿朗读教学,学生将会把学得的词汇,长短句乃至整篇文章通过朗读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在做听力时,就能迅速提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听力效率。这几个学期来,我一直在用这种方法训练我的学生,学生的听力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2.朗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我们的学生是在汉语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英语学习受母语的干扰是不言而喻的。怎样克服母语的干扰呢?朗读是克服母语干扰的一个手段。英语朗读对口齿功能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学生学了英语却不会说,具体表现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一是害羞,怕说不好,别人笑话,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态愈严重。二是脑子里组织不出英语来,嘴不好使,心里想说,可嘴不听使唤,一说就错。这就是缺乏口齿功能训练的结果。语言表达是一个实践活动,你不认真练,没时间保证就无法完成。我们学生平时说的是汉语,他们动嘴并不习惯做出发英语语音时所应有的动作。这就要加强嘴的训练。朗读就可以给嘴一个锻炼的机会。如果学生每天利用早晚读聚精会神地读上半个小时,他们的嘴所练习的不仅仅是发出的一个个音节,更是锻炼了控制音的强弱、控制音与音之间过渡的能力。这样,坚持下去,口齿功能就自然得到了锻炼。由于在朗读的同时做到了眼见、口说、耳听着三个步骤,所记的东西当然要比看或写所记的东西牢固得多。用朗读的方式记单词和句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句子:It’s time to play with my friends. I am busy studying now because I want to catch up with other students in our class.若这个句子读熟了,学生就会记住句型It’s time to do something.和短语be busy doing something及catch up with. 而且只有记得多才能为以后的写作和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学生,多朗读英语范文(尤其是背诵)对写作是十分有益的。
3、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俗话说:“书读万遍,其义自见”。“读”可分为朗读和阅读两种。朗读是对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的一种训练、是初级入门不可少的一种反复练习手段。在需要练习基础语言的阶段,发出音的朗读是学习英语的前提条件。把这个基础打好,就是为学好英语铺平了道路。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照《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要能够写出与教材内容相应文体的文章,而且要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从写的心理过程来看,一般首先在大脑中产生要表达的思想,然后通过心译找到所需要的词语,最后通过文字符号把这一思想表达出来。学生写作的最大障碍是基本词汇和句型缺乏,对写作格式感到陌生 。而朗读所达到的熟读成诵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和积累,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新的语言机制,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所想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格式涌来笔端,最后达到“顺手拈来”的水平。
二、引导和加强朗读技巧的做法
朗读就是把句子、词汇、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运用节奏、重音、语调 等语音手段,清楚地读出来的一种阅读形式,它是掌握一门语言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手段。朗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绝大部分教学活动是学生的模仿、练习和感受 。当然教师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其指导既要贯穿朗读训练的始终,又要扼要精当,保证朗读教学和训练达到目的。
第一,朗读背诵要做到准确,有感情,用心。单词只有读准才好听,能常常读准才会有自信。但这还不够,还要做到语音标准清晰、掌握语速的快慢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停顿的掌握使用等。同时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题材有感情地去朗读,作者写文章都是要表达一定含义和感情的,如果在朗读时,利用语音语调高低起伏的变化配以语言文字,效果会更好,而且这种深层次的理解更有助于背诵和巩固。另外,引导学生读书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
第二,把朗读与背诵日常化。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使诵读落到实处,让朗读与背诵成为每天必做事,让学生想读、要读、乐读。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好早读的诵读工作。学生早读的首要任务就是放开喉咙大声诵读课文,努力读得流利舒畅、声情并茂。教师还可引导全班读、个人领读、小组竞赛读等模式,让早读丰富多彩,学生喜欢。
2.利用零散的时间朗读英语。例如,我所带学生从七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引入每节课前起立大声朗读的模式,从预备铃响起开始由领读员带领读,直到正式铃响,中间大概三分钟,天天坚持,节节课坚持。然后利用其它时间再检测学生写的结果,效果非常不错。学生不仅在这段时间里把每天的任务,十几个的单词,5个短语,或5个句子在每节课前反复诵读,并且在预备课期间能够迅速地安静下来,进入到上课的状态中。因为每天的任务不大,而重复朗读的次数很多,所以,学生在无意识记忆中已经掌握了所要记忆的东西,既不感到辛苦,每天听写时又有很大的成就感。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和知识的每天累积,就铸成了学生英语的进步和提升,当然兴趣也随之而来。
3.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比赛,使被动诵读变为主动诵读。平时经常开展熟读比赛,如读一句话,1分钟内能重复多少遍。对此学生热情高涨,最快的学生1分钟能读十几遍。另外,进行班级和年级英语演讲比赛,每学期举行一次。通过这些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既保证了诵读的量,又保证了记忆的持久。
4.每两周背诵一篇有主题的课外小短文。笔者所带七年级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到现在,除了熟读背诵课本的小短文以外,已经背诵了4篇有一定生单词量的中考作文小短文。刚开始特别担心对这些孩子有难度,怕给他们增加学习的压力,所以从最简单的描述人的文章开始,慢慢地觉得还不错,学生们的塑造和适应能力真的很强。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是英语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我们的学生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除了多听,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多读,高声朗读。
1.创设良好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敢于读,乐于读,给他们提供朗读英语的机会,并及时的给与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变换多种环境。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需要,变换多种环境,让学生在变换中体味朗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分角色朗读,朗读接龙,看录像配音朗读等。
3.在朗读中,展现学生才华。
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表现的欲望,并且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比如我们可举行校园英语才艺展示比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唱英文歌,演英语小话剧,英语朗诵等等。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师生的肯定,朗读积极性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
总之,朗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朗读技能训练,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就会事半而功倍,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继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建华,“朗读在听力教学中作用及课程设置”[J].刑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陆敏霞,试论英语朗读与听说能力的提高[J].扬州大学学报,2001,09
[3]王初朝,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职大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