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作者】 李中现

【机构】 河北省赵县南柏舍镇中学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当前生活化教学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生活化教学道路。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正文】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用数学去解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解决问题。本文我将借鉴专家一些理论研究,结合自身多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有效教学展开实践探究,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引入数学。
  数学来源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学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这一课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用20元去菜市场买菜准备今天的晚餐,你准备怎么去买?这时学生要首先要根据家人的喜好开出菜单,通过各种蔬菜和荤菜的价格,估计买菜的总价不能超过30元,还要懂得货比三家,在买卖时注意要讨价还价,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商,使学生感到数学具有情感,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打好了基础,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增加教学实际活动,使教学生活化。
  首先大力的开展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活动,由于数学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较低,因此,课堂上的书本教学往往达不到高效率教学,需要结合实践活动来辅助教学。例如,可以让老师根据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查询一些数据,然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方案,实现课本与实际的结合。比如:组织学生去参观科技厅展览,有30名同学报名参观,门票售价为每人20元,团体买票可以优惠,打八折,请同学们设计一种最佳的购票方案。至于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思考能力,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从而得出最佳的方案解决问题。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财能力,与此又可以使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增加知识。其次注重游戏和教学的结合,数学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在班级里定期的展开和数学相关的游戏,如九官格、六官格、数学接力等游戏。这样在游戏的过程中,即放松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加强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数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对知识的实践,不仅可以为学生提高感性的生活材料,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获取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
  五、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到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活动课就有学生的用武之地,每次学生活动课的时候,都要给学生提供一次应用知识的机会。在数学活动课”确定起跑线”,我先让学生看跑道示意图,提出问题:“为什么跑道终点相同,起点不同?”学生回答:“如果起点相同,外圈的运动员会多跑。”那么如何确定起跑线呢?学生找到了外圈跑道起跑线的位置要前移,要用到圆周长的知识计算。学生通过计算找到了各跑道相差多少米,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让数学知识回归了生活,也提高了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当今教学实践的又一热点课题,在今后的从教过程中将引起更多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及应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必须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做到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回归原生态,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真正的意义,从而最终实现课改所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琳.浅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广西教育,2014(10).
  [2]王文青.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5).
  [3]郑启发. 用好用活教材注重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小学教育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