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谈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别冬素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第二十小学

【摘要】阅读写作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作为教师来讲,启发引导学生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能力培养
【正文】
  阅读与写作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是尤其重要的。这与学生的阅读水平、习惯、生活积累紧密相关。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培养。
  一、利用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课外阅读应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主要途径的能力的培养。利用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加强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引导。一、二年级的学生喜欢读图文并茂的图书,就应势利导,读了这样的书之后,小孩子喜欢画画,引导他们也可以自己画画配一些文字说明;也可以仿图画仿写,低年级的孩子可以这样初步引导阅读与写作结合能力的培养。记得有个刚上一年级的小男孩,阅读课上阅读完了自己带来的图书,画了一条大鱼,鱼身上画了许多蝴蝶,鱼头上画了一只蜻蜓,他写道:这条美丽的大鱼,头顶着小蜻蜓在水中游啊游,到他们喜欢的地方去玩。有个维吾尔族的小女孩子画着月亮与星星的图画,她写道:月亮姐姐和星星妹妹是一对好朋友,她们天天站在黑黑的夜空里,不害怕。这样的启发,孩子们写出了很多精彩的句子。三四年级的学生都喜欢读一些科幻、想象类的读物,老师可以启发他们,依据自己最喜欢读物写自己的科幻,这样的训练克服了学生写作畏惧的心理,有了参照物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写了。例如孩子们喜欢读的《阿凡提》,有的孩子就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了一段自己是阿凡提如何斗巴依老爷的精彩片段。
  二、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句段的培养
  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精彩词、句子、片段是可以用来进行阅读与写作结合能力的培养。例如《荷花》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中的句子极为优美。文中第二自然段有这么一句:写白荷花长出来的情景:“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这个词用的很传神。我让学生替换句子中的“冒”字,让学生想象白荷花还会怎样长出来?有的学生说:“长出来”,有的学生说:“顶出来”,有的学生说“伸出来”,有的学生说“露出来”,有的学生说“探出来”,有的学生说“钻出来”。我又让学生试着用自己说的词如“长”。“顶”“伸”“露”“探”“钻”等词来替换原句中“冒”字,写一句话。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比较一下原句与自己所写的句子的不同。经过对比,很快有学生举手回答:原句“冒”字用得好。。我问“冒”字好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冒”字不但说出了荷花开得速度快,而且还道出了荷花开得多而且悄无声息,让人感觉不到,却猛然发现一会儿的时间白荷花开出了好大一片,就像是小孩在捉迷藏,趁你不注意,这里冒出一朵,那里又冒出一朵,一会儿功夫冒出了满池的荷花,既叫人惊异又使人眼花缭乱。又有学生补充说,“这冒字不仅写出了荷花长出的情景,还表达了作着对荷花的喜爱,把荷花想象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在池中玩耍、游戏。”当孩子们说出这样的感悟让我很惊叹,真是一词激起千层浪。还有学生说,他自己换的词也很好,并且也说的是头头是道。学生陶醉在欣赏作者优美的词句中,写了不少很有创意的句子。
  《荷花》这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段的结尾用了一个省略号,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当学生读到这里,我问:这里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省略了什么?学生回答省略了许多小动物给“我”说的话。我问:“你们能将课文继续续编下去吗?”学生仰起小脸苦思冥想。我引导学生朗读白花与蜻蜓、小鱼交谈的话语。我问:“可能还有哪些小动物或小昆虫告诉白荷花什么呢?”学生受到启发,思如泉涌,个个争先恐后举手编故事,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有的学生说“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昨天她采了多少蜜。”,有的说:“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世界有多大多么美。”,有的说:“小青蛇从我脚下游过,告诉我,他昨天吃了多少田鼠。”等等。真是奇思妙想,情趣盎然。他们将自己所知道的动物都让它们开口说话。不得不叫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我立即引导孩子们把说的话写出来。其实孩子们的阅读、写作、思维之库一旦打开,写的每句话句都充满着生动与灵气。因为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之间思维的互相启发、碰撞,老师的真情赏识和鼓励,使学生灵感的火花不断迸发。学生在整个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兴趣盎然,感悟体验不断加深,焕发出阅读与写作的热情,都想充分展示自己写的精彩句段。这一课,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训练和提高。借助教材中精美的文章可以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结合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利用阅读积累的培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让学生多阅读、勤积累是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能力的另一途径。在阅读课文教学的同时,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并正确进行指导使学生养成博览的习惯,摘抄一些精彩的语段备注喜欢的原因;平时读到的积累名言警句再摘抄本上,在习作中加以应用。
  (1)积累名言警句,浅显的唐诗宋词。积累一些名言佳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再就是背诵一些比较浅显的唐诗宋词等在写作中进行应用。
  (2)对课外阅读进行摘抄并进行备注,把学生的作品在班里进行展示,诵读自己摘抄的精彩语段及写的备注。
  四、利用学习习惯养成的培养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作业布置中渗透阅读与写作的习惯的培养。
  (1)把阅读带进家庭作业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本,让学生做读书笔记、读书卡片、文章赏析等。还可以质疑释疑。
  (2)、培养学生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和能力。以思助批,即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互动的思维活动,写作水平的质量反映着阅读的效果,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首先鼓励学生边读书、边记录。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把所发现的好的词语、句子、段落、甚至课文记录下来。也可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以达到积累素材,而养成良好读书笔记的习惯。还可以写感受,如学习了自己影响印象深的课文,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经过长期指导与训练,学生们都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笔记习惯,一学期下来,都记了厚厚的一大本。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培养。低年级开始进行培养,夯实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边读边写,读写结合,学生思想的的羽翼才会越来越丰满,才可以写出好文章来。这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过程,也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