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黑屋子”事件之后……——幼儿园管理案例的分析和策略

【作者】 徐启燕

【机构】 四川省德昌县示范幼儿园


【正文】案例:一天,中五班马某某的家长气冲冲地带着其6岁的儿子到办公室找我没找到,由保教处主任负责接待。被告知:其小孩被老师关了黑屋子,回家很害怕,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哭闹着不上幼儿园,家长很生气地说要告老师体罚、虐待了他的孩子,接着大肆批评幼儿园对老师的管理不严……保教处主任极力安抚这位家长的情绪,保证把事情反映给我并给予适当的解决,家长这才悻悻地走了。
  案例分析与策略:
  我向该老师了解事情的经过,发现这个孩子长期以来一直是让老师头疼的孩子,活动中总是调皮捣蛋,不仅管不住自己还总是捣乱,不是打人就是咬人,老师也常常向小孩的父亲反馈意见,他爸爸要么轻描淡写地说骂他几句,要么就是暴打他一顿,但孩子的情况却不见改善。这次是因为马上要进餐了,孩子们都在安静地等着洗手做餐前准备,他却坐在椅子上东摇西晃,撞了旁边的孩子,同伴才刚一抱怨他就举起椅子要砸向旁边的孩子,教师才将他带到小屋子进行隔离和教育。而且当天离园的时候,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时家长还骂了孩子,说“你不乖,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教师以为这件事应该了结了,却不想有了新情况。
  了解情况后,我问了老师4个问题:“你认为这个孩子是怎样的孩子?”(费死咯)“孩子为什么说那是黑屋子?”(当班上孩子不乖时,会利用这间没用的房子说是黑屋子吓孩子)“隔离了多长时间”(大概3分钟)“你向家长宣传过暂时隔离法、冷处理等教育孩子的方法吗?”(没有)
  我首先肯定教师对工作和孩子的负责态度,同时明确指出老师在处理上的不足:1. 幼儿在活动时不专心,调皮捣蛋恶作剧,老师应积极主动去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更灵活更多样的方式去激发幼儿的兴趣。适当的惩罚、隔离是必要的,但应把握分寸更多地采用正面引导的方式,应当尊重幼儿,听幼儿说,要用爱心、耐心来教育他们,避免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教育孩子要有策略,教师不能采用恐吓、威胁等作为教育手段。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关注每一个孩子细小的进步,并将它无限扩大,以此鼓励、奖励孩子,使其树立自信,从而在各种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好的常规。2.向家长宣传教育幼儿的方式方法不到位。与家长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家长对正当的教育方式方法不理解、不支持。与家长交流沟通要有策略,要让家长理解并接受教育的真正涵义。3.教师的预见性不够:因这位教师是刚考进幼儿园一年的新教师,缺乏应对此类事件的经验,没能第一时间向保教处反映,以致学校处于被动境地。4.要求教师给予情绪易怒孩子更多的关注、关心和爱护,采用多种方式稳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能积极适应集体生活,与同伴能友好相处。
  接下来我及时主动约请家长,做到了以下几点:1. 表示歉意:对没有及时处理此事,造成孩子害怕、不上幼儿园表示歉意。2.认真听家长倾述,让他把不满的情绪统统倒出来。3.向家长传递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一是家长的教育不能简单粗暴,要树立榜样,孩子才能模仿学习。二是在集体活动中对幼儿的教育方式是允许采用暂时隔离、冷处理等方式(向家长解释什么是暂时隔离、冷处理方法),只要教师能把控好时间并能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三是一些顺应时代的好的育儿理念和方式。
  通过此事,我们专门对新进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要求做到:
  1. 充分认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做好家长工作对幼儿园来说意义重大,班级保教工作要取得效果,必须与幼儿家庭及家长密切配合。只有在教师与家长经常联系沟通的情况下双方交换意见与心得,形成家园合力才能对幼儿进行协调一致的教育。要将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灌输给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 深刻理解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注重保教合一。所谓保教合一即指要保育也要教育,两者并重。保育强调保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交往。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创设宽松的教育气氛,教师与幼儿应形成良好人际心理环境。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利用适宜的教育手段与形式实施有目的的影响,而非采用不正确的手段来企图改变幼儿的某种行为,不正确的手段如体罚、大声斥责、恐吓或批评都会影响幼儿的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心平气和、循循善诱的,要在讲清道理的情况下传授正确的行为思想,教幼儿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要看着孩子的优点和孩子相处。
  3. 以有趣的游戏为幼儿活动的基本方式
  良好的教育活动必须依据幼儿本身的特点及具体情况,考虑所提目标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活动本身必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教法必须灵活多样,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和活动热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组织各种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就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生活,当幼儿聚精会神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就不会再去干扰或影响别人了。
  4. 以老带新,积累经验,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让新老师能快速地掌握和孩子、家长相处的窍门,确保保教质量的提高,安排新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跟岗实践进行在职培训;组织各班老师相互观摩学习与交流,以推广先进经验;通过师徒结对,由富有经验的老师直接示范和言传身教,使新教师虚心学习,积累经验,从而顺利有效地工作。
  通过提要求和针对性的培训,使新老师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并能积极参加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转变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一段时间后,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教师逐渐成长了,也看到了家园共育的和谐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