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教育的秘诀是赏识

【作者】 许晓晴 薛 颖

【机构】 甘肃省皋兰县第一中学

【摘要】赏识是一种正面的激励,赏识的关键是要起到激励作用,重在精神赞赏。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赏识孩子应该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更应该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场景和细节中。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关键词】教育;赏识;真心;信任
【正文】
  赏识是一种正面的激励,但是,赏识的关键是要起到激励作用,重在精神赞赏。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物质需要仅仅是人的低级需要,人的高级需要是精神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但是,赏识孩子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盲目表扬,更不要夸大孩子的优点。
  一、擦亮双眼,赏识孩子
  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赏识孩子应该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更应该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场景和细节中。擦亮双眼,捕捉赏识孩子的每一个时机,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现你对孩子的赏识,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人人都渴望受到赞美,对于各个方面都还处于形成阶段的孩子来说,这种渴望就更加的强烈。孩子们幼小脆弱的心灵需要我们爱的浇灌才能茁壮的成长。真诚的赞美,就是最好的甘露,赞美是肯定,是赏识,而赏识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树立信心。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的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二、捧出真心,欣赏孩子
  多萝茜·诺尔特说,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在教书育人中,教师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必须怀着一颗接纳的心,去挖掘孩子们身上的优点。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后进生本来就自卑,得到的鼓励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对自己也越来越失望了。其实,后进生都渴望进步,他们在苦苦探索前进的方向。他们就像在黑夜里摸黑走路的人,有火把才能找到前进的路。而这把火把就是老师的赏识和鼓励。教师要勤于鼓励,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有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使他们走出黑暗的困境,找到光明的前途。
  三、发自内心,信任孩子
  有些教师喜欢怀疑孩子的话,他们总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注意孩子的变化和发展。有教师还总爱把孩子往坏处想,一出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做错了。当孩子做出一件超出他们想像的事情时,教师往往会对此产生怀疑,认为是孩子在撒谎,故意骗取教师的夸奖。
  赏识孩子,应该相信孩子的话。当孩子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你的时候,应该怀着赏识的心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相信孩子的话,代表着教师对孩子的肯定和认可。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认可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和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一部很有名的卡通片叫做《龙猫》,片中女主角的小妹妹小梅无意中遇见了大龙猫,并且趴在大龙猫的身上睡着了。而当她被姐姐叫醒后,却发现大龙猫不见了。
  她告诉姐姐和爸爸说她今天遇见大龙猫了,但是当她带他们去找大龙猫时,却怎么也没有找到。姐姐不相信小梅,还嘲笑小梅。小梅一再强调:“我没有骗你们。”
  这时候,爸爸对她说:“我相信小梅今天一定是遇见了这森林的主人了。”
  这时,小梅因为得到爸爸的信任马上笑逐颜开!
  有些时候,教师们一定要追求眼见为实,对于自己没有见过,而只是从孩子口中说出来的事情不相信,这也是教师不尊重、不信任孩子的表现。而《龙猫》中的爸爸能完全信任小梅,而且没有敷衍小梅,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赏识和尊重,小梅也因为得到了父亲信任和认可而增强了信心。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孩子也是一样,在生活中,他们希望得到父母及老师的赏识和信任。但现实却往往不是这样的,当事情发生以后,很多家长及老师不是先听孩子把事情说清楚,而是以片面看到或者猜测到的情况就武断臆测事情的真相,甚至控制不住情绪,打骂孩子和惩处孩子。这样的处理方式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反抗和不平衡,甚至为他们以后说谎埋下了伏笔。
  如果孩子的话确实存在撒谎的成分,也应该以赏识的目光,采取平和的态度去教育孩子。比如可以告诉孩子:“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以后还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我们。撒谎的孩子是不讨人喜欢的,相信你以后不会这样做了!”
  当孩子告诉你他取得了成绩或者受到他人的赞扬时,应该相信孩子的话。你可以说:“我们相信你说的,你真棒!”
  当孩子出了什么事,甚至你怀疑孩子做了坏事,要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你听。然后对他分析情况,讲明道理。
  四、及时赞扬孩子的成就
  有人把老师比作伯乐,在孩子们成人成才的道路上,老师担当着不可忽视的角色,这就要就并指引他们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如果用宽容的眼光来看,那么没有一个孩子是真正的坏孩子,即使学习再差的孩子、内心也都有想要成为好学生的欲望。就想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一样。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叫:“真正想要他人做事的唯一办法是—给他他想要的东西。”在课堂上如果你想要一个学生坐好,那么你表扬一个他坐的好,比批评他没坐好更有效果,应为你给了他所想要的。可能某个孩子因为你的赞扬“真自信”,而变得发言更积极,更大胆。可见,鼓励比批评更能激励孩子进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的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尊重学生,以肯定、赞扬来代替指责、批评。学生不是物品,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性格等个人品质的人来对待,即使对待后进的学生依然要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偏见,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多跟你的学生说“你行”,“你能行”。也许,在某一天,你会发现,他真的做得很好,你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