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规范与提高农村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之刍议

【作者】 周光明

【机构】 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学

【摘要】书面表达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之一,其在语言运用中的频繁及在英语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使得学生与老师们不容忽视。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如何让农村初中生克服书面表达中的弊端从而规范语言运用,寻求良好的写作方式是非常必要的。本人针对农村学生书面表达的现状,从单词与词汇的积累,流畅的朗读,过渡到结构的运用及连词、固定短语、从句的合理安排并延伸到主干教学及阅读与写作的输入与输出。旨在帮助农村初中生探索出英语书面表达的有效方式,帮助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书面语言习惯的养成;书面语言的合理运用;书面语言的拓展
【正文】
  在历届的英语中考书面表达中,英语老师们会看到许多层次不同的文章。在不同的层次中,特别是中小学的书面表达中呈现出浑然不同的语言运用。同样都是好文章,同样都达到了写作要求,但在地道语言的运用上,农村学生远远拙于城市学生,让人自叹弗如。我和众多的农村英语教师一样,明白的知道农村学生书面表达中的诸多弊端,如中文式英语运用,语言结构混乱,句子单调等。学生可以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却不能让我们感受到写作的升华。相对于听说读而言,书面表达更要讲求其方法性。本人根据这几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和在中考阅卷过程中的感受,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在规范书面语言的习惯养成,提高合理运用与拓展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好的书面表达习惯的起始养成
  1、单词与词汇的积累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单词与词汇的背诵一直没有间断过,但这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掌握,关键是学会在运用中熟悉它们,从而起到真正的积累作用,这也是为书面表达所做的铺垫。短暂的背诵是起不了这个作用的。在用于书面表达的单词与词汇的积累上,我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写句子来完成。我认为书面表达的起始教学就应该要关注句子的书写,这类似于小孩学前的涂鸦,是很重要的。我要求学生有一本专门的日记本,每天要求他们随心随意的写5-6个句子,长短不限,但必须坚持。往往在句子中经常出现的单词不容易忘记。在这几年的学生的实践运用中,我认为这是为书面表达积累词汇的一条有效途径。如,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有这样的过渡提升:This is a flower—This is a beautiful flower.—This is a beautiful and sweet  flower.—The flower which is my favorite is very beautiful and sweet.在这种不断的巩固中学生对附加上的sweet 、 beautiful 、favorite 等词的理解肯定比单纯的背诵要掌握得好。
  2、流畅朗读的必备
  写作中的流畅性是英语作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在英语中被称为” fluency ”。而坚持不懈的,从陌生到熟悉无比的朗诵是培养流畅感觉的首选。我一直要求学生每个星期朗诵一篇课外文章,直到读得几乎可以脱口而出的地步。学生会从开始的枯燥中过渡到流畅朗诵的喜悦中。每每一篇文章读熟之后,他们的口语能力就又进了一步,为流畅写作也找到了一点感觉。
  3、中国式英语的纠错及避免
  我们称中国式英语为Chinglish, 是Chinese和 English各拿出一半的合成词或句子。如,
  I  by  bike  to  go  to  school.  
  This door is I open. 
  There are half of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will go to the park this afternoon.
  农村学生的中文式英语相对比较严重,这和他们的听力和语感训练过少有一定关系。而作为英语老师,要对此进行及时的纠错,,规范学生的写作语言,以避免习惯的养成。
  我认为这些纠错在初中英语起始教学中是要注意方法的。在七年级老师应尽量避免错误形式的集体纠错,而是不断重复正确形式的运用。错误的例子尽量利用单独面批及分析,因为部分学生往往容易在集体分析错误形式之后反而将错误形式记得更牢,错误率反而更多。
  总之,语言习惯的起始养成是书面表达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二、书面语言的合理运用
  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运用服务的。既然是运用就必须规范合理。农村初中学生的语言滥用现象相当多。我认为合理的语言运用主要在于下列几方面。
  1.结构的正确运用
  语言有差异性,但也有相通性,英语和汉语一样有其句子的基本结构。弄清楚每个句子的性质和成分是正确的理性化运用。我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的:
  1.1分析法
  这是相对比较格式化的操练,但也是句子结构的基本操练,就是老老实实的按照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足语等进行句子分析。如:
  He   gave     me  a  beautiful  present.
  主语  谓语   双宾(间宾 + 定语 + 直宾)
  不需技巧,只要勤于分析。
  简单句是学生运用最多的。我在简单句的操练上要求学生首先记住格式,然后坚持一个月左右的每天十个句子分析。虽然单调但效果好。这样,书面表达就不会过于盲目,长期坚持效果很好。
  1.2联想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写句子时多联想书中曾经出现过的句子,要善于依葫芦画瓢。如:It is great to heard from you.
  Really thanks for telling me about what you think.
  I’m truly sorry to hear that.
  其实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课本语言。学生应该将书本语言联想起来。课本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好摹本。善于联想才会善于借用。
  2、连词的合理安排
  初中起始阶段应该不断地给学生灌输正确运用连词的观念,简单句连篇,句式生硬,结构呆板是农村初中学生书面表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他们却往往意识不到连词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重视这个问题,在讲解阅读课文时应注意加强这项薄弱环节。例如新标准中七年级下的Unit9这个小故事中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词表达的淋漓尽致。教师在分析完这篇阅读后就可以让同学们用文中的first, next, then, finally造句,课后用这些连词写一篇书面表达。同时还可以引进课外的一些连词,如the next day, after a few minutes, suddenly, although等等。这些训练既能帮助掌握课文重点又能促进学生写出通顺流畅的书面表达。
  3、固定短语的不可缺少
  说英语的人在提问或回答问题时,往往用到了许多地道的固定短语,使他们的语言显得既简洁又自然。使用这些固定短语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同时也代表着你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句型所以称为“型”,固定短语所以称为“固”,当然是因为其应用频率高所致。因此,固定短语或句型是地道英语的表征之一,使用句型或短语是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有效途径。例如:“几天前”可以被直译为several days ago,但the other day这一短语却又略胜一筹;“骑车带人”不要直译为riding with somebody,用“with+宾语+宾补”的固定句型(riding with me sitting behind),岂不更地道?
  4、从句的画龙点睛
  尽量采用长短不一,结构不同的句子,避免单调平淡,会使表达更加丰富多彩,如正确适度的使用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或状语从句等,会使文章更紧凑而避免松散。遇到难以表达的名词,可以利用名词从句来化解难点。如,
  Please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请让我知道你的想法。在此句中,名词从句代替了“想法”这一名词。) 
  特别注意的是,每一篇习作中最好至少用上一个定语从句,尤其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可以补充说明前一个句子的信息,而且使下一个句子意义不会游离于所修饰的句子之外。
  规范合理的语言运用是写作中的必要的调味剂。
  三、书面语言的拓展
  语言的拓展在书面表达中的作用是将好的学生与一般学生拉开距离的关键,也是学生语言长期发展的见证,更是农村初中生需要提高的。我认为语言的拓展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系统归纳能力与阅读能力: 
  1、主干教学的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的善于归纳统筹也就是抓重点、善于总结、分类等,这对于写作拓展是相当重要的。 
  新标准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方方面面都涉及,一个单元就有七八个活动,所以,让老师很容易抓不着重点,学生学习容易迷失方向。为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新标准,从整体学科素质上抓重点,抓连接,又从每一个单元进行紧密汇总,尽量将活动板块整理成主要的2-3个学习板块,这即是我所认为的主干学习。如:在对初一下第1模块进行备课时,我分成了三点主干教学线,第一条是本模块的词汇教学,内容是Module1的Activity1and 2,Module2的Activity1词汇部分以及Module3的Activity4,讲授的是本模块的一些固定的词汇运用,如:wait for a bus ,take photos, enjoy a school trip ,write a postcard,shop for presents等,其目的是为进行时的学习做铺垫。这样知识点就比较集中,学习效果要好,授课时间是一节课。第二条线是本模块重点现在进行时的学习,内容是Module1的Activity3、4and 8以及Module2的Activity1,Module3的2、3,这样,将进行时态比较集中的学习,同时拓展口语和练习,学生更能掌握得好,授课时间是三节课。第三条线是寓进行时在内的名信片书写,内容是Module2的Activity5和Module3的Activity5,授课时间一课时。也就是说我把同一系列的内容一起教,教透,学生的学习系统性更强。我通过这种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抓重点从而运用到写作中,书面表达需要的不就是简炼的语言和正确的内容导向吗?
  2阅读与写作的输入与输出
  很多教育学家认为大量理解性阅读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教人写文章,先引领他们多读别人的文章。”外语教学理论家Stephen Krashen和Terrel也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强调语言输入对语言输出的重要性。输入就是阅读,而书面表达就是语言输出。读书和写作就好比输入和输出,没有足够的输入吸收,书面表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有大量的输出的。通过阅读,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了提高,优美文句的英语习惯表达方式也会在学生头脑中留有印象。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量”就会出现“质”的飞跃,表达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脱口而出。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利用阅读教学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升华。而书面语言的拓展必然也会带给英语学习听说读的提高,也就是说语言拓展就是综合语言能力提高的表现。
  综上所述,农村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中的相对薄弱也直接造成了与城市学生在成绩中的差距,本人从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向出发,从如何使学生的书面语言变得更加简洁而丰富,地道而流畅,运用合理和重点突出等方面寻求答案,为学生的长期语言发展服务。而且,在近几年的学生书面表达上本人采用这些探索经验,也获得了很大提高。当然,如何更加有效的改善农村初中生的写作问题将是本人继续研究的课题方向。
  参考文献:
  [1]程霞《谈英语学习中阅读对书面表达的作用》,2007.1.
  [2]www.tenglong.net 《张扬个性,突显文采———谈如何写“好”书面表达》,2008.5
  [3]人民教育出版社,黄波《初中英语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