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 田慧霞

【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星河学校


【正文】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思考:数学教育应留给学生什么?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不严格地说,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含外显能力,还包含内在思维品质。新修订的数学课标提出了六个核心素养: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它是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在学科的教学中和学生的学习中去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的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公民所必备的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格和满足自身发展、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关键能力,是数学课程的价值所在。下面就本人在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方面的一些做法浅谈一二。
  一、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
  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师数学教学,首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1.整体把握数学课程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是基础。初中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性质与理念,整体掌握数学课程目标,特别需要整体感悟数学核心素养,整体认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主线----关键的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感悟、理解抽象、推理、运算、直观的作用,得到新的数学模型,改进思维品质,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关键能力,改善思维品质。
  2.穿插主题(单元)教学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题(单元)”作为进行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考对象。可以以“章”作为单元,如将“二次函数”作为教学设计单元;也可以以数学中的重要主题为教学设计单元,如“方程(组)”或“方程(组)的应用”等;也可以以数学中通性通法为单元,如“建立模型与数形结合”等。
  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也是深度学习的抓手,也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抓手,可突出本质——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这是数学骨干教师的基本功,不是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数学。
  3.重视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反思等成为数学学习的主题,逐步学会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探究、创造并应用数学的过程,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特别是现实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索活动,让学生真正面对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提出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关键能力。学生面对问题化的学习内同,在教师引导下操作实验、现象观察、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不仅经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而且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切实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真理的科学精神,同时,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不少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访谈、调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现实,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4.掌握学情,加强“会学”指导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
  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不能太急。数学教师强调“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需要坚持、总结、提升。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习,应关注以下问题。
  1.拓展视野、见识
  学习数学需要有开阔视野,了解数学的历史,了解数学的发展,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在美国科学委员会写给美国总统的咨询报告中特别强调:“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英国研究理事会的评估报告认为,数学研究对英国经济的贡献约占英国所有工作岗位的10%和GDP增加值总额的16%。对优秀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不满足学到数学知识,得到好成绩,还需要好的见识。见识比知识更重要。
  2.会学做数学
  以做题取代数学学习,这是数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做题巩固学习内容,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但仅靠做题有很大的局限性。学习数学也需要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应用,需要理解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
  做题与做数学是有区别的。做数学,首先要选择问题,进而猜想结论,确定条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题,完全不同,条件和结论是确定的,方法也是学习过的,在锻炼数学素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3.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探究是围绕某个具体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它们是初中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主要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让他们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4.学会交流
  在数学学习为主的阶段,交流很重要。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写一遍,很有道理。大学研究生授课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报告,导师很容易从报告的过程中判断是否真懂,希望中学教师和学生也能借鉴这种方法——交流。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备课时如果能充分考虑到“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是人类的本能”这一因素,“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定能创设一系列启迪学生思维火花、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急于表现自己的见解。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线数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提升自身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关注数学内容、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实践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直面问题,不断探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使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