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论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
【作者】 孙 旺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大成镇中心校
【摘要】针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和实际,要树立大语文观,利用课堂主阵地,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并开辟多种识字途径,引导学生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识字,实现生活化识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关键词】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
【正文】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识字教学被列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为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主动识字,构建一个识字教学的多元化系统。那么,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生活化呢?
一、师生平等性,营造识字教学生活化氛围
识字课堂的生活化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学生的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师生之间要积极互动,相互讨论、交流,相互理解、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诠释直接影响学生对身外世界的态度,教师必须将自己放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识字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识字的素质,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二、教法多样性,突出识字课堂的生活化
生活并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需要有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是对教学回归生活的最好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识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识字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1.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比学生更清楚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把这种学生需要同时也变成学生想要的。如卢梭所言:你使孩子们先有这个欲望……这时候,随你用什么方法去教都可以把他们教得很好的。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生活积累的整合,让识字教学生活化,学生识字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强。孩子们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会尝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另外,有些老师引导学生看图识字、编故事、猜字谜、编顺口溜等做法也很好。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青、清、请、情、晴、睛”这组字时,引导学生编了如下的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升,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为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如定期不定期评选“识字大王”、“朗读明星”、“小小书法家”、“小作家”,等等,进一步增强学生识字、用字的成就感。
2.要教给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在生活识字的基本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成“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生活识字方法名目繁多,但被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是比较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比较法:在字音学习中,进行同音、近音的比较;在字义学习中,进行近义反义的比较;在字形学习中,进行形近字的比较等。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学生自然能闻声、知义、书正。一位老师在教学“园”字时,先让学生给“园”字找朋友,当有学生说到“园球”一词时,教师因势利导,这样引导学生:“园”一是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菜园、果园;二是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如:花园、公园、园地等,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而“圆球”应该是“圆”,是圆周所包围的平面;如圆桌、圆球。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有圆溜溜意思的都用“圆”。学习“爱”字,引导学生把它拆成“爪、冖、友”,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识字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如: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等等。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寻识字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感受到识字不再是一种乏味的机械的记忆,而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有趣活动。
三、提倡探究合作,突出识字教学的生活化
实践、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当今盛行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探究是儿童的本能之一,儿童学习的活动中,首先要注意激发和维持儿童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儿童探究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教给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程序、策略和技能。实践、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更加注重探究过程和亲身实践,并致力于培养他们探究、合作的精神和态度。总之,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的学习。
四、激励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评价的作用在于教学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根本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识字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也要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好像不是在课堂,而是在家里父母或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充满着亲情和友情,同时指导学生之间的评价也要贴近生活,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建立激励性发展评价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得出一些识字教学生活化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其他学科的课堂生活化教学提供宝贵经验,促进教师教学的提高。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识字教学被列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为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主动识字,构建一个识字教学的多元化系统。那么,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生活化呢?
一、师生平等性,营造识字教学生活化氛围
识字课堂的生活化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学生的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师生之间要积极互动,相互讨论、交流,相互理解、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诠释直接影响学生对身外世界的态度,教师必须将自己放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识字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识字的素质,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二、教法多样性,突出识字课堂的生活化
生活并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需要有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是对教学回归生活的最好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识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识字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1.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比学生更清楚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把这种学生需要同时也变成学生想要的。如卢梭所言:你使孩子们先有这个欲望……这时候,随你用什么方法去教都可以把他们教得很好的。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生活积累的整合,让识字教学生活化,学生识字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强。孩子们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会尝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另外,有些老师引导学生看图识字、编故事、猜字谜、编顺口溜等做法也很好。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青、清、请、情、晴、睛”这组字时,引导学生编了如下的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升,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为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如定期不定期评选“识字大王”、“朗读明星”、“小小书法家”、“小作家”,等等,进一步增强学生识字、用字的成就感。
2.要教给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在生活识字的基本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成“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生活识字方法名目繁多,但被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是比较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比较法:在字音学习中,进行同音、近音的比较;在字义学习中,进行近义反义的比较;在字形学习中,进行形近字的比较等。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学生自然能闻声、知义、书正。一位老师在教学“园”字时,先让学生给“园”字找朋友,当有学生说到“园球”一词时,教师因势利导,这样引导学生:“园”一是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菜园、果园;二是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如:花园、公园、园地等,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而“圆球”应该是“圆”,是圆周所包围的平面;如圆桌、圆球。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有圆溜溜意思的都用“圆”。学习“爱”字,引导学生把它拆成“爪、冖、友”,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识字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如: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等等。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寻识字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感受到识字不再是一种乏味的机械的记忆,而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有趣活动。
三、提倡探究合作,突出识字教学的生活化
实践、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当今盛行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探究是儿童的本能之一,儿童学习的活动中,首先要注意激发和维持儿童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儿童探究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教给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程序、策略和技能。实践、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更加注重探究过程和亲身实践,并致力于培养他们探究、合作的精神和态度。总之,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的学习。
四、激励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评价的作用在于教学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根本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识字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也要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好像不是在课堂,而是在家里父母或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充满着亲情和友情,同时指导学生之间的评价也要贴近生活,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建立激励性发展评价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得出一些识字教学生活化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其他学科的课堂生活化教学提供宝贵经验,促进教师教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