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理念下应注重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 财 增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南大街小学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和紧迫任务。在新理念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新理念;实效性;能力
【正文】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但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有教师指导、有时间保证、有大纲、有课本。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我们必须做到: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其生理与心理上都很幼稚,很容易依赖人、亲近人。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不断地努力;语言要亲切、有激情,有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语言幽默、能力全面的体育教师。
二、讲训结合,培养能力
故事往往有它独特的功效。一则好故事听来不仅引人入胜,而且耐人寻味。所以,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或者直接下载共享的体育网络资源,利用善于演讲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体育人物、历史方面的知识。或者在课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己组织材料,轮流在课堂上讲演,以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如“篮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去上体育课。
三、善待学生,真诚关爱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给学生以真诚的关爱,学生就会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信心倍增、乐于交往。我们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切记用恶语伤害学生,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教师应该理解、宽容、激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抚和尊重,使他们相信个人的价值,坚信“我能行”。真爱不是溺爱,真爱不是偏爱,真爱不是滥爱,因为溺爱有失理智,偏爱有失公正,滥爱有失原则。真爱是尊重,是倾听,真爱是宽容,是信任,真爱是善良,是温柔,真爱是公正,是平等,真爱是鼓励,是赞赏。尊重与倾听是教育的基点,宽容与信任是教育的魅力,善良与温柔是教育的雨露,公正与平等是教育的内核,鼓励与赞赏是教育的张力。很多老师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赢得了学生永远的尊敬和爱戴。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鼓励与关心,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情感表现,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如: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等等,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学生完成动作时,教师可以说:“你真勇敢”、“你做得真棒。”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我相信你能行”等话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培养自信,战胜困难
对学生做得好的动作给予肯定的评价。如:“你真棒!做得多漂亮!OK!?做得真标准”。对做得不够理想的学生,用鼓励的语言去激励他们,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达到教学目标时,当学生间相互观察、评价、帮助时,教师可以用语言来表扬;如:“真好”“真不错”“不错”“好极了”“真坚强”“真棒”等。平时纪律较差或技术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走到他面前,向他点头微笑、或用目光接触给予一个微笑、或竖起大拇指、或顺手轻拍一下肩、头,就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对体育(下转第49页)(上接第49页)学习有兴趣,热爱体育。“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学生更加自信,走向成功”。
居里夫人曾说“我们应有恒心,更要有自信心”。自信催人奋进,它是激励的始点,是产生行为的根源,是培植生命之树常青的沃土,是理想航船乘风破浪的“帆”。人有了自信,在与厄运抗争最痛楚无助的时候,在涉恶水攀险峰无人分忧的时候,在激烈竞争拼搏孤立寡众的时候,在遭阴风遇冷雨袭击的时候,不为艰难困苦所吓倒,不为世俗目光所左右,不为闲言碎语所困扰,生命的吉他就会奏出跳动的音符和欢乐的旋律。自信是金,每个人都应树立自信心。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教育大潮中,放飞孩子的心灵,让自信成为他们有力的双翅,任其在大自然中翱翔,体会人生百味,体验成功的喜悦,迎接美好的明天!
五、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氛围有利于教学。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学生就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喜、怒、哀、乐,这样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我们教育的对像是活生生的人,是思维比较活跃的,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尊重信任他们,要给予他们信心,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惑。这样才有利于在体育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
注重平时与学生融为一体。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的技能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老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游戏,一起嬉笑,并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学生的心灵。让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具备学生的大脑,具备学生的眼光,具备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你就是学生的好老师,教学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不是放弃自己的职责而一味的迁就,而是给他们安全感和自由度,让他们有言而发,能说真话。体育课中的安全教育就会顺理成章,迎刃而解。
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有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做到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这样学生才会以你为榜样,才会产生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待学生要以理服人,决不能高高在上。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严重、个性鲜明。以理服人可以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反之只会让学生反感,师生关系也难于和谐。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以学生的利益为重点,师生之间相互沟通,教师不再将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环境的温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实现。
总之,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分寸,避免和防止仅与少数或个别学生交往。体育教师应该敞开心扉和所有学生交往,尤其对体育后进生更应多关心、多帮助、多交往,使他们信任你、喜欢你、尊敬你。进而喜欢你的课,打消他们厌恶体育课的情绪。做良师一定要先成为学生的益友,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课,自觉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训练的教学效率。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但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有教师指导、有时间保证、有大纲、有课本。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我们必须做到: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其生理与心理上都很幼稚,很容易依赖人、亲近人。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不断地努力;语言要亲切、有激情,有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语言幽默、能力全面的体育教师。
二、讲训结合,培养能力
故事往往有它独特的功效。一则好故事听来不仅引人入胜,而且耐人寻味。所以,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或者直接下载共享的体育网络资源,利用善于演讲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体育人物、历史方面的知识。或者在课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己组织材料,轮流在课堂上讲演,以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如“篮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去上体育课。
三、善待学生,真诚关爱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给学生以真诚的关爱,学生就会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信心倍增、乐于交往。我们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切记用恶语伤害学生,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教师应该理解、宽容、激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抚和尊重,使他们相信个人的价值,坚信“我能行”。真爱不是溺爱,真爱不是偏爱,真爱不是滥爱,因为溺爱有失理智,偏爱有失公正,滥爱有失原则。真爱是尊重,是倾听,真爱是宽容,是信任,真爱是善良,是温柔,真爱是公正,是平等,真爱是鼓励,是赞赏。尊重与倾听是教育的基点,宽容与信任是教育的魅力,善良与温柔是教育的雨露,公正与平等是教育的内核,鼓励与赞赏是教育的张力。很多老师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赢得了学生永远的尊敬和爱戴。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鼓励与关心,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情感表现,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如: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等等,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学生完成动作时,教师可以说:“你真勇敢”、“你做得真棒。”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我相信你能行”等话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培养自信,战胜困难
对学生做得好的动作给予肯定的评价。如:“你真棒!做得多漂亮!OK!?做得真标准”。对做得不够理想的学生,用鼓励的语言去激励他们,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达到教学目标时,当学生间相互观察、评价、帮助时,教师可以用语言来表扬;如:“真好”“真不错”“不错”“好极了”“真坚强”“真棒”等。平时纪律较差或技术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走到他面前,向他点头微笑、或用目光接触给予一个微笑、或竖起大拇指、或顺手轻拍一下肩、头,就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对体育(下转第49页)(上接第49页)学习有兴趣,热爱体育。“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学生更加自信,走向成功”。
居里夫人曾说“我们应有恒心,更要有自信心”。自信催人奋进,它是激励的始点,是产生行为的根源,是培植生命之树常青的沃土,是理想航船乘风破浪的“帆”。人有了自信,在与厄运抗争最痛楚无助的时候,在涉恶水攀险峰无人分忧的时候,在激烈竞争拼搏孤立寡众的时候,在遭阴风遇冷雨袭击的时候,不为艰难困苦所吓倒,不为世俗目光所左右,不为闲言碎语所困扰,生命的吉他就会奏出跳动的音符和欢乐的旋律。自信是金,每个人都应树立自信心。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教育大潮中,放飞孩子的心灵,让自信成为他们有力的双翅,任其在大自然中翱翔,体会人生百味,体验成功的喜悦,迎接美好的明天!
五、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氛围有利于教学。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学生就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喜、怒、哀、乐,这样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我们教育的对像是活生生的人,是思维比较活跃的,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尊重信任他们,要给予他们信心,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惑。这样才有利于在体育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
注重平时与学生融为一体。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的技能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老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游戏,一起嬉笑,并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学生的心灵。让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具备学生的大脑,具备学生的眼光,具备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你就是学生的好老师,教学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不是放弃自己的职责而一味的迁就,而是给他们安全感和自由度,让他们有言而发,能说真话。体育课中的安全教育就会顺理成章,迎刃而解。
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有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做到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这样学生才会以你为榜样,才会产生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待学生要以理服人,决不能高高在上。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严重、个性鲜明。以理服人可以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反之只会让学生反感,师生关系也难于和谐。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以学生的利益为重点,师生之间相互沟通,教师不再将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环境的温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实现。
总之,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分寸,避免和防止仅与少数或个别学生交往。体育教师应该敞开心扉和所有学生交往,尤其对体育后进生更应多关心、多帮助、多交往,使他们信任你、喜欢你、尊敬你。进而喜欢你的课,打消他们厌恶体育课的情绪。做良师一定要先成为学生的益友,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课,自觉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训练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