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作者】 马风英

【机构】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二小学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实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在一步一步的推进,这十余年来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的效果以及其中的问题,我们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只要这样才会摆脱理论以及如今语文课程改革的窘境,让实验改革在实践中逐渐处于清晰的状态。
【关键词】小学语文;视域融合;研究
【正文】
  以实施变革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存在差距的,这是目前中国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究其差距存在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一个转换的过程,传统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这是教学实践和发展新的教学模式的弱点。这就要求老师转变思想,切实的将新课改的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
  1.“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意蕴
  从上个世纪以来,哲学诠释学已经大于哲学的范畴了,不仅涉及社会科学,美学的许多领域还有文学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很多的领域,呈现出强劲的建设性和包容性。“视域融合”对语文教学思想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界以及新的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洞察到语言的本质和阅读理解的功能,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语言的阅读方法。语文活动里面的“视域融合”主要是指读者和文本上的文字的视线相互交融的状态,在哲学诠释学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一个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制度改革它就是“视域融合”教学范式。
  2.“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特征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只要依据就是具体的教学要求,呈现出实践上的丰富多彩的状态需要,但如果它遵循的哲学诠释学“视域融合”的原理就是,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文字建构的意义,到达到的目的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视域融合”。
  2.1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信念,以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显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个性张扬主体作用表示尊重,通过这些的举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2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发挥教师在组织指导作用中的重要性表示重视,并强调学生的价值信息多元化的传播中心里教学机构的作用。
  2.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以“教”为主,重“学”进行交换,让学生自我的感受、理解、欣赏,基于文本的评价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作为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的评价并在文本中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及师生之间的集成。
  2.4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对学生之间的语言活动的个体差异表示尊重和理解,注重诊断评估的水平、反馈以及激励的功能,让通过评估学习来改进老师和学生的主题活动。
  3.“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观念
  3.1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的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预期效果,是人们期望的一种从主观的或理想上的语言设计教学行为。“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与指令性的语言教学模式是不一样的,它是承认教学的一种规律性,首先体现的就是教学的目。“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主旨就是让学生得到解放,减少他们的依赖性和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范式表示重视。他们通过读书、思考、实践和经验来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不断地构建和完善,语言教学要求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进行不断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谓的学生的主体发展,主要就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
  3.2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
  小学的语文教学活动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和系统的,对学生和老师不仅从系统的层面进行要求,在某些方法论层面上还要有具体的要求,对应用知识和研究水平上要求的层面就更高级了。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可以看到它的本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既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发展,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实践中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既要做到掌握知识和经验又要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质上来讲语言教学的过程,就是“知道”和“发展”的统一过程。
  3.3教学评价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评价的根据就是教学的目标,在学习中获得的教学评价和判断结果。以教学评价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提高学校教育品质的保证是很重要的,是改善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了,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还是需要持续升值的。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对一整套完整的教育评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像在其他的教学评估中,内容除了包括对学生学习的结果的评估外,还要对学习的过程和教学过程进行评估,让它的反馈、调节、激励和指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4.“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
  4.1内在融合系统:师生与文本的“视域融合”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题,教师和教科书也是主体,在这里我们针对老师和学生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视域融合”中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的集成水平,也是一个“教学”一体化的含义,“阅读”和“教”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剥离。以语言教学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我们普遍认为,“阅读”上面的融合是“教学”之意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而“阅读”集成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意思上的融合部分。
  4.2教师与学生的“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的建立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也是以学生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为基础的,以班级里的学生的教学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教学的课本作为中介来练习对话的重要方式,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以及达到一种再次融合的目的。
  4.3学生之间的“视域融合”
  在小学语言教学的时候,很多个学生面对的是同一个教科书的,因为这样也就形成了一种“你我”的关系,即依赖于接受思想的对话关系,它是通过见解来进行碰撞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是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们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知识水平、阅读习惯、理解的能力各不相同,他们阅读的“前理解”,以及在阅读后的方向角度的方式肯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之间的“视域融合”要求学生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规范来要求挥着看待别人,这需要将个人的观点纳入一个大的视野,或者进行一种换位思考形式的融入别人的视野中也就意味着“异中求同”和多样性的统一的境界。
  语文课程改革通过了不平凡的十余年,我们应该从里面学到过去的形式里的矛盾,学习中的认知是互补的,它使用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观点来看待语言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问题,而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放弃”与“重启”的过程,最终会得到开花结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标;黄晓娜;. 视阈融合中的广东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J]. 广东教育. 2005(21)
  [2]梁效敏. 我的高中语文教学心得[J]. 快乐阅读.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