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正确的发声方法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作者】 李 佩

【机构】 新疆沙湾县第四中学


【正文】在歌唱时每个人有每个人最好的音色,有的声音柔美,有的声音明朗,有的声音深沉,有的灵动,但是无论是声什么样的音在演唱歌曲时其音质的要求是一样的——音质纯、音色美,给听众美的享受。如何让自己的音色好听呢?有些人是先天的好嗓音,有些人是后天训练的结果,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都要有正确的训练方法。
  发声训练做“减法”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声音特别美,特别亮,、、、在训练时老是大声唱,觉得声音越大越好,这样才有穿透力。其实好的声音不是唱给自己的而是唱给别人听的。所以歌者在平时歌唱训练时还是要多做一些减法,让声音减弱,所用发声力量减小,也就是先小声练唱,位置靠前,找最放松的感觉。好多人认为这样唱好像显得自己没有水平,其实不然,在小声练唱时才能找到最自然的声音,才能摆脱喉咙,喉头安放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嗓音的音色、音质和力度喉头位置不稳会导致歌唱时声音发空,发抖,因此发声训练时首先要轻声唱,小声唱找到正确的位置,这样摆脱喉头越多,音色就越漂亮,才能把最美的声音唱出来。
  唱好中声区
  在平时的训练中把中声区唱好,唱扎实,人的自然歌声一般是在中间四级,我们训练的目的是让声音能强能弱,能渐强,也能减弱,自然流畅。所以在训练时多做中等音量和高位弱声的训练,避免声音过大损伤声带。唱好中声区后,高音自然会有。在做中声区训练时,有意识的运用气息发声,声带运动与呼吸配合,打开喉头,可用打哈欠的方法来练习。发声练习时尽量选择母音发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唱好,需要老师指导,还需要自己有耐心反复练唱。这样才能唱出最自然的声音。
  掌握正确方法后如何表达歌曲
  声情并茂是每一个歌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如何能做到声情并茂?
  首先要带着歌唱的状态高位置的去朗读歌词研究每个字的发音。再者每一首歌曲的完整表达都需要台下每天严格的训练,练习当中反复的轻声练唱,注意咬字清晰、吐字流畅、收尾准确。
  把练习的基本功准确的运用到歌曲当中,这样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又能做到以情带声。
  选择歌曲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适合自己音色,善于表达的歌曲,这样才有亮点。表达作品时有张力,多一些强弱对比的东西,进入歌曲角色。
  歌唱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歌曲的完美表达还与歌唱者本身的艺术修养,阅历、知识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歌唱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阅历,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完整的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