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作者】 林 健

【机构】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岭塘小学

【摘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正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也证明,兴趣能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面带微笑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倍感亲切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
  二、讲故事搞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喜闻乐见
  讲故事能增添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因为故事本身具有的形象性可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不言而喻,生动的故事胜过抽象的说教,没有人会欣然接受枯燥的说教,也没有人会拒绝精彩非凡的故事。正如朱熹所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故事,打开了学生紧锁的心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长征七律》中,因为这篇是诗歌,肯定是先让学生把诗文朗诵得朗朗上口了,再作分析,可是一直分析下去,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当讲解到“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插入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故事。渲染了当时战斗的惨烈。说到红军第二师第二连22名战士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攀扶着悬空的铁索向桥东攻击前进,夺取了东头桥头堡。这时教室鸦雀无声,学生们的眼睛一直望着教师,收到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下面的讲课学生们更有精神了。
  三、做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快乐学习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1、词语接龙,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让课堂变得有情趣,我开展词语接龙的游戏,而且降低了要求,不一定是成语,同音词也可以,学生就争先恐后的说,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2、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3、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4、猜猜猜。让学生猜字谜,通过猜字谜学生记住了生字的结构和字形。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等。
  四、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趣味无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
  五、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气氛,让学生神采飞扬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视频。学生亲眼目睹全过程,能捕捉到更多的信息,能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做出更准确的评价。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