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 张丽华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太东中学


【正文】“以人为本”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教育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人在最脆弱的心彼此关系,道德是教育的灵魂,更应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学,我个人的理解,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因此,认知和情感的知识和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用爱去感悟学生
  教师要放下架子,贴近学生,尊重他们的意见,接受正确的批评,并努力提高,这样的老师将由爱和同学的信任的影响。只有平等,民主的态度,了解学生的情感,注重对学生,让热爱学生,尊重教师。懂得做人的道理,学生将接受老师的教学很高兴,老师的爱,是对学生的爱,有冷静的思考,使学生喜欢老师的爱,是情感教学的深情。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让学生喜欢你,这就需要教师对所有学生付出的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释放情感的课堂内的能量和激情,课堂成为学生幸福的世界。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情感调节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关爱,爱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通道,以便在每个班的每一个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鼓励和期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巧设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更强烈,更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制作的创新新的刺激新知识的欲望,教师需要不断的思考,创新。问学生的发散思维,解决疑问和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情感培养,
  课堂上,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应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例如,学习“与祖国荣辱与共”,我用生气的语调列表的帝国主义掠夺中华民族,同学们都绷紧嘴巴倾听。我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会侮辱”的真相。话题一转,我兴奋地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已成立以来取得。学生的脸突然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在黑板上“国耻我羞愧的写作,国兴我荣”,让学生大声朗读,课堂气氛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此外,还可以通过补充课外的故事,适当提高汉字的事迹,吸引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情感。
  四、通过合作互动,激发学生的情感 
  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问题的解释。学生形成的质疑不断呈现,共同探索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在共同探索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的融合。
  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运用到的知识,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的力量,这是一个利益的重要来源。”这句话告诉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经验。只有学生一起,研究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创造情感德育课教学,巧妙设计的各个环节,努力创造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思想品德课堂,关注学生的感知和体验,注重情感的积累,努力实现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让学生个性张扬,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