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开展探究

【作者】 蒋业慈

【机构】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岭塘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开展是课程组成的重要部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开展数学教学的评价,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个人笔者从“明确评价核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利用动、静结合的评价方式,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采取多样化的评价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三个方面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开展探究”进行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评价;探究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是课程组成的得要部分,“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也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开展发展性评价”,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评价提出的总体要求,新的评价观念,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砂密闭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和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新的评价观念,需要我们正确、深刻认识和思考,从而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一、明确评价核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理念确立了“大众数学”的教学思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数学评价的核心已不再是数学运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评价的选拔和甄别作用已谈心,呈现了崭新的评价重点:1、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把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目标和评价重点都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的,是从学生长远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有《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应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清楚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强调在关注数学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表现出来的思维过程和积极探索和良好心态。第二学段:“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下方面进行考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如教学《百分数》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商家打折现象;有的学生指出,打折高低并不能说明商品价格的高低,如同一个品牌、型号的电视机,有的打八折,有的打六折,但它们标明底价不同,打六折和反而此打八折的贵了许多,这说明学生能够中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盍具实数学,教师应认真把握,恰当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2、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形成解题策略的过程新课程关注和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学习数学结果是评价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传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造成了重分数轻能力的弊端,让师生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新的评重点的突出,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利用动、静结合的评价方式,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
  新课程对评价的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改革。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静态评价,变为动、静结合的方式,既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有量化评价又有质性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除了考试之外,还可以开展小测验,还可以开展数学活动,写数学活动报告、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将学习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把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策略、失误等情况记录下来,形成回顾和反思的良好思考习惯,从而让学生能充满信心地进行自我评价。数学基本的评价方式:数学行业的批改,要求新,求变、求活,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要通过作业的批改这一基本的评价方式,来沟通师生的情感,成为师生互相关爱的纽带、形成民主、开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良好的情感及健康人格养成创造出和谐的氛围。
  三、采取多样化的评价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
  传统和数学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不外乎于分数或对号与差号,或在作业本上写上简单的批语,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一学段要”针对本学段学生的特点,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在第二学段要”大中型现评价结果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定量评价采用等级制方式,农业政策性描述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从而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语言要简明扼要、具体、客观、公正、全面,使用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学习中的失误,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能认真改正,获得积极币的学习情感,如学习分数除法时,正确的运算方式。是被除数与除数的倒数相乘,有一位同学发现如果被除数与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都能整除,就可以直接相除。对学生的创新之举,教师可以热情鼓励;“你的努力探索精神,为我们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条捷径,许多科学发明的创造就是在求异标新中产生的,你的积极探索,为同学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努力吧!更大的成功,更多的探索乐趣在前方等着你,我们为你的成功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