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笔尖上的精彩——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作者】 王巧卫 遇 娜

【机构】 山东省龙口市新港路学校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开始练习习作时,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主要是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强调如实表达,事实上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进行表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一、引导鼓励,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习作就不是一件难事。刚开始习作,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鼓励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保护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和愿望,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事实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对此,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如:可以让学生写周记、写日记,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一篇篇习作,让他们感受到习作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在批改学生习作的时候,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功,并给予真诚的表扬和鼓励。教师评语中表扬激励的话语会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许它就是点燃学生习作兴趣的火种。另外,我们还要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班级刊板上每天张贴一篇学生的优秀习作,每月推荐好的习作到班级的习作集上,定期推荐一些优秀习作在报纸上发表……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产生一种成就感,那样,他们就会更加乐于表达,习作的自信心也就会不断增加。
  二、注重积累,储备资源
  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学生为写作文而苦恼,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内容可写,写起作文来,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一大顿,结果作文还是像无枝叶的枯树。其实,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等。
  (一)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1、从课文内容中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三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的每一篇课文都很优美,每一篇文章里都有很多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摘抄、背诵,让学生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在背诵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这些课文,如果学生能及时地进行积累,那写作的时候就不愁没话可说,没词可念了。
  2、从课外读物中积累。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并把课外书上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每个学生一个积累本,可以摘抄,也可以剪贴在课外读物中读到的好词、好句、好文。还可以定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不但要学会积累,还要学会运用,把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经常应用到习作中。
  (二)引导学生搜集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习作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渴望学生的习作能言之有物,能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都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如在去年夏天的一节语文课上,忽然天空阴沉下来,学生们似乎感受到窗外的变化,有几个孩子偷偷地把目光瞥向窗外。看到这场景,我想与其硬把孩子们拉回到课堂上,不如带领他们走进生活,去亲身体验。于是,我就把孩子们召集到窗前,和他们一起来感受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看着、想着、谈着,从雨前到雨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畅所欲言,我想,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课堂吗?这样的习作再让孩子们来写,不就水到渠成了吗?……所以,只有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一切,认真去观察,用心去体验,才能写下真实的见闻、感受,习作才能精彩纷呈。 
  三、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我们的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可谓文质兼美,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很好地进行读写结合。我认为,读写结合最重要的是找到读写结合点。教师要及时发现教材中潜藏的教学价值,选择恰当的时机,安排合理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如在《小摄影师》一课后,安排了续写故事的习作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方法。学生进行故事续写时,就会尝试模仿作者的写法,把事情过程写得具体生动。讲《盘古开天地》一课,我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抓住事物特点、运用排比句的方法来续写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变化……在平时的这些小练笔中,学生心中的千言万语会化成优美的文字呈现于稚嫩的笔尖。这样以来,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就会逐渐提高。
  四、张扬个性,展现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要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要“能不拘形式地写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自由,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个性色彩。小学生富于幻想,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加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千差万别,如果仍然按照教材要求单纯进行命题作文,就有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我们在适量进行命题作文以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命题作文,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不限制时间,不限制篇幅,不限制内容,让学生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自由驰骋。我想,那一定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美丽景象。
  习作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教师不断地鼓励,适时地引导,正确地指导,孩子们就会爱写、会写、想写。那就让我们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天空,任由他们自由飞翔,让孩子们用他们手中的笔来书写他们的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