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语文教师应有的素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作者】 王 英
【机构】 山东省安丘实验中学
【正文】 目前,教师的素养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的素养体现了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别,教师的素养正是区分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标准所在,优秀教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特质,培养具备良好特质的优秀教师正成为教师教育的目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率先垂范,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外,更应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底蕴及和平的道德气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一、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其必备基本素养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知识贫乏,学识单薄、拘泥教材,不能对课文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和深化;底蕴不厚——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人云亦云,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缺少责任心和艺术性,缺乏反思能力;情趣不多——教学工作枯燥乏味,难与学生交往沟通……所以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勤学为德,博学为师,学生将教师摆在心目中最神圣的地位,有什么不解之处都想到老师这里来解惑,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丰富渊博的知识就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最基本要求。语文教师不光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讲解,更重要的是要通今博古,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指出“教师应该是公认的有学问的人。”他还说,“最有学问的人的教学,往往是更容易懂也更加明白。反之,越是无能的人,越是教得晦涩难懂。”教师知识面狭窄,知之不多,既难于胜任教学工作,学生也不会喜欢,只有精通专业、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
一个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面临浮躁功利、金钱泛滥的纷纭世界而守住心灵的这一片净土,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上真正有所作为。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在语文教育中,在与学生、同事、家长和他人进行交往时,教师要通过自身独立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得体的谈吐,优雅的风度,以及对待工作、名利、生活、挫折等的积极态度,以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语文教师应该充满爱心,尊重、热爱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科。语文教师的人格力量尤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心灵的影响和冲击。语文教师对学生能够以宽厚仁爱、公正客观的胸怀去理解、尊重,是其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这种理解与尊重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使师生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教师想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必须要能够公正地对待学生,每位学生都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赏识,他们不希望老师凭主观好恶而冷落或偏爱某些同学。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尊重与鼓励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教师的得力引导与点拨能够使一个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得到升华。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他们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他们既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如果语文教师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使学生对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的。任何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远的辉煌,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形成。
一、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其必备基本素养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知识贫乏,学识单薄、拘泥教材,不能对课文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和深化;底蕴不厚——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人云亦云,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缺少责任心和艺术性,缺乏反思能力;情趣不多——教学工作枯燥乏味,难与学生交往沟通……所以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勤学为德,博学为师,学生将教师摆在心目中最神圣的地位,有什么不解之处都想到老师这里来解惑,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丰富渊博的知识就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最基本要求。语文教师不光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讲解,更重要的是要通今博古,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指出“教师应该是公认的有学问的人。”他还说,“最有学问的人的教学,往往是更容易懂也更加明白。反之,越是无能的人,越是教得晦涩难懂。”教师知识面狭窄,知之不多,既难于胜任教学工作,学生也不会喜欢,只有精通专业、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
一个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面临浮躁功利、金钱泛滥的纷纭世界而守住心灵的这一片净土,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上真正有所作为。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在语文教育中,在与学生、同事、家长和他人进行交往时,教师要通过自身独立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得体的谈吐,优雅的风度,以及对待工作、名利、生活、挫折等的积极态度,以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语文教师应该充满爱心,尊重、热爱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科。语文教师的人格力量尤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心灵的影响和冲击。语文教师对学生能够以宽厚仁爱、公正客观的胸怀去理解、尊重,是其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这种理解与尊重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使师生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教师想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必须要能够公正地对待学生,每位学生都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赏识,他们不希望老师凭主观好恶而冷落或偏爱某些同学。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尊重与鼓励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教师的得力引导与点拨能够使一个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得到升华。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他们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他们既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如果语文教师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使学生对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的。任何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远的辉煌,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