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作者】 刘祥明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从探究入手是革新课堂教学的理想选择。物理作为自然学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形成探究意识入手,从而达到推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革新。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意识;兴趣;能力
【正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审视当前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传统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时代呼唤新型的课堂教学,需要通过课堂教与学的重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对于探究式教学有以下几点认识:
  1、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
  好奇与探究是孩子的天性,而不适当的教育就会使其“沉睡”,那么,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将这种天性唤醒。“唤醒”不是教训,更不是呵斥,而是循序渐进的鼓励和诱导。老师一句“你真不简单呀,把这道难题也攻下来了”,“这题仔细体会它的题意,物理情景你将会很有味。”会让学生兴奋,让学生进入状态,回味与探索。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见解与发现,同时能把自己的心得和体验总结出来的学生,可能这总结在老师看来有点幼稚,有待完善;可能这规律有它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可能在以后的课程我们将会讲到.但是我们都应该表扬,鼓励,耐心地和他们一起探究下去.这也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探究创新的初步尝试。我们在学生身上哪怕只发现了一星思维的火花,也要设法让它照亮学生。
  2、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满堂神采飞扬地讲,学生被动认真仔细的听”这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每节课中所追求的课堂秩序,只有安静,教师才能更好来表演自己,来表现自己,我讲你听,这样就能很好灌输我的知识,就能达到我的目的。但我们反过来想想,这样学生真的能掌握很多知识吗?真的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吗?我们都知道教学是双向的,是互动的,而不是单向的,师授生受式的。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讨论”打破了这种沉静;要通过学生实验,打破了这种沉静;要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打破了这种沉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提问能力
  学问从“问”开始,如果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没有被激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为了在课堂里打破“思想的沉默”,我印发了“学生质疑报告表”,在班级公布学生的质疑,在课堂上表扬“最佳质疑小组”和“最佳质疑个人”一年后,终于形成了我期盼已久的学生主动探究质疑的学风;在课堂上,频频出现学生向课本和我“发难”的精彩镜头。我也把较多学生存在的错误的解题思维,方法写在黑板上,让更多的学生发现错误的根源,共同探讨,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有疑必问”到“自疑自解”,这些都为提高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提出问题的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即提出问题,将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生活中,经常让学生提出问题。如在这次秋游活动中,我就要求每位学生能提出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一个问题。这样,学生们对于运动和静止,参考系,路程和位移,时间和时刻等等都有了真正的体会。
  我们要为学生开辟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营造创新氛围,促进学生形成以探究为乐,以创新为荣的良好意识。
  4、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且物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非常切合实际,能够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另外,物理学史又是一块儿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热土,所有的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这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条件。
  在教学中,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物理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
  学生探究兴趣的来源,往往是从学生亲身体验于以激发,而学生体验又需从学生的实验、学生课外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下面我们可以一些案例加以说明:
  如我在上高一物理《超失重现象》这一节的内容之前,我事先安排学生去乘电梯,并带上体重秤,要求学生观察电梯从一楼到五楼过程中秤读数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一变化;在学习《离心运动与向心运动》时,让学生站在磨盘上,感觉被甩出的力量;再如要讲完《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的内容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来测定反应时间(工具:利用学生直尺并在直尺在标出对应的时间),在讲了物体的平衡之后,让学生分组制作“不倒翁”玩具,并通过参评,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学生参与、体验。
  5、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以实验教学为载体,重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革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奇思妙想般的改进实验,放开手脚,大胆尝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学,让他们在科学实验的体验过程中,轻松获取知识,还可以有更多新的发现与创意。
  通过探究式教学,老师轻松了,更多的是一种引导,而不是灌输。学生也将学的更主动,更轻松更有激情,觉得物理的奇妙与深奥,而我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出,将更加向往知识与科技。当然,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充分的培养。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其充满了生机,每位学生都是参入者,每位学生都是主体。这样,我们的学生不但能学习前辈总结,发明的规律,也将更渴望获得知识的过程,追求创新,探究自然的奥秘,希望自己能为人类文明进步而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