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教学

【作者】 姜文娟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二团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们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素质。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实践;培养兴趣;交际能力
【正文】
  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感到十分困惑的一个现象是:当我们让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的很积极,甚至有时到了面红耳赤的程度。可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辩论时,往往是辞不达意,不知所云。也就是说不知道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说话。我认为这主要是我们在平时缺乏对学生的口语训练造成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口语教学,只有重视了口语教学,学生的说话水平才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落实到了实处。我认为做好口语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学生的实际出发:
  一、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往往不能围绕一个中心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种现象在学生辩论中尤其明显,最后简直就是顶牛、抬杠了,而不是学习上的争论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进行口语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合理的设置情景,把学生带入的氛围中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产生想说的愿望,这时老师就从方法上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体现出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读悟结合阅读教学法深入到每以节的语文课上。这种教学法的精髓就是读中悟,悟中读。而其中悟又是重中之重,悟的直接体现就是学生的说,也就是口语表达。我们在课堂上见得最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一般是老师问学生答,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那种师生之间相互质疑、合作、探究、交流。但我们应该看到这较以前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毕竟我们向着师生互动迈出了一大步。我认为最高层次是生、生见的交流,学生之间就文本展开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进行学术的研究和探究,那怕是浅层次的,也是难能可贵了。因此老师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学生如何学习上,而不是引导学生上。我们引不是最终目的,引是围了不引。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就必须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提升。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又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总之,口语教学,要能体现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语言发展的过程。
  三、口语教学必须要照顾到全体学生
  我们在课堂上更多见到了是老师和固定的、有限的几个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而多数的学生成了看客和听客,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要考虑到多数学生的实际,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谈看法,说意见。这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理想的课堂样式。所以在平常的口语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方法上可以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训练效果。
  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当一个同学读完课文或是回答完一个问题,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就同学的发言谈谈看法,重点应围绕优点来谈,这样可以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自主评价活动,如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等,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老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多种场合同别人进行交流对话,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和表达水平。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评价树立口语信心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明显要求教师要从积极向上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位学生交际信心,具体做到:
  (1)对成功的学生要有欣赏的眼光,让他们充分感觉成功就要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及时对于发言表示肯定与祝贺,切身体验成功的快乐。
  (2)对沮丧的学生要有鼓励的眼光,保住他们的尊严,在口语交际中,难免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出现这类问题,要加以鼓励,并鼓动其他同学为之鼓掌或投去激励的目光,这样,就避免了因回答失误而受到打击,有损自尊的现象。
  (3)对自卑学生要有呼唤的眼光,使他们发现自己在老师眼中还是非常地有口语表达的机会的,暖暖地感觉老师时刻在关注着,并不曾被人看不起。
  总之,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应该本着为学生发展的目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愿望。从而真正的让我们的课堂有声有色起来。
  参考文献:
  [1]唐振云;;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前沿(综合版);2015年11期
  [2]施海英;;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