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数学注重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作者】 刘 凤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五中学
【摘要】新课程不断改革,对同学们的考查由一开始的知识型转变成能力型,更加注意针对数学的解题方法。数学的解题思想方法是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是这门学科的灵魂所在,为一种知识的隐形。对解题思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整个解题的过程和效率。本文以初中阶段的各种思想方法为例,做出简要的归纳总结。【关键词】数学解题思路;思想方法;初中数学
【正文】
很多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规律以及相关的解题技巧并不熟悉,这使得他们学习的效果不明显。教师们对此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强调解题思路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事倍功半,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解题方法与答题技巧,接下来主要讨论初中数学的几种常见答题思路。
1、解题主要思想
1.1 数形结合思想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特征,解决数学问题经常会用到这样的思想方法,这根据数学问题的题干与结论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将数量关系分析清楚,而且揭露了该问题的几何意义。因此,整个题目拥有了独自的几何说明,让问题更加清晰直观,让人一眼就看出问题的本质所在;几何问题也存在代数上的解释,这让直观几何变成了代数运算,可以进行程序性操作,化难为易,便于理解、演说。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巧妙结合,应用起来让问题更加明朗直观。
1.2 分类讨论思想
当遇到所给的研究对象不能统一运算时,则运用的数学思想是分类讨论。这种思想要按照某个特定的数学标准对研究问题进行分类,得出每一条的结论,通过各类结果得出整个问题答案。这样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开来,用很多单一问题来代替原有的综合问题,并且对很多个单一问题逐个击破,就能做到化难为易的神奇效果。这种数学讨论思想利用了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然后再积累为整的策略,是非常有逻辑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探索性。这使得学生思维更加有条理,增强他们的概括能力。所以中考试题里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1.3 转化思想
运用转化的思想解答问题就是把面临的难题转化成我们熟悉或者简单的问题中去,可以转化条件、结论,将困难变为容易、将复杂转化成简单,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未知与已知、抽象与具体、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的相互转化。初中数学里,转化的思想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
1.4 整体思想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该经常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整体结构,挖掘出他们整体结构的关联特征,将某些图形或者式子比作成一个整体单元。以整体的眼光处理问题,利用这个“整体单元”转化问题、调节问题。整体的求解思想在解方程、化简、几何等问题上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
1.5 函数思想
在实际问题中,分析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构建相关函数模型,用函数的知识求解。在实际问题中,如果与最值问题相关,就应该搭建目标函数,在函数的知识体系下求解最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实际问题的自变量函数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受到实际条件的制约,这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
2、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
2.1 反证法
数学很多的解题方法都是因为很多人的经验发展起来,这些解题的方法是初中解题时非常常用的方法,能够在真正的解题过程中带来实质性帮助。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方法,它提出与原先命题相悖的假设,接下来从假设的命题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当然这个推理过程必须绝对正确的,这样就会导出矛盾,否定相反的假设,反过来证明了原命题正确无误。反证法的关键是归谬,基础是提出相反的假设,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2.2 待定系数法
在遇到数学难题时如果我们想求的结果含有一些特定的形式,里面有相同的系数,我们就可以运用待定系数法,写出含有系数的等式,最后运用相关知识求解,解答数学问题。
2.3 直接推演法
这种解题方法是直接从题干所给的条件开始推算,运用公式、概念、定理等多方面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出相应的结论,解答出数学问题。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解题方式。
2.4 换元法
换元法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应用广泛,极其重要。方法就是先将所要求的未知数称作元,然后在复杂的数学等式中,用新的变元代替需要的部分式子,让要求的问题更加简单,便于我们得出结果。
3、对解题方法的思考
3.1 重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在数学题目中,都包含着很多的隐含条件,如果能够科学准确挖掘出一些含蓄的条件,可以帮助拓展数学思维,提升创新精神。
3.2 重视客观题答题能力
填空题是考试非常重要的一种题型,和选择题一样能够考查到很多知识点,评卷时基本不会发生错误。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会在这种题目中凸显出来。填空题没选项,学生无法投机取巧。而选择题给出了相关答题信息,可以根据猜想一定的关系选出正确答案,可以利用分析、验证、排除和推理等方法提高正确率。
4、总结
数学解题方法的获得不是轻易的模仿认同,而是一个复杂的理解过程。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一起成长,总结相关数学解题方法,让学生认真学习初中数学中必要的解题思路、方法以及技巧等。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得到提升,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有很大的改善,使数学学习富有高效性、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陈光念.初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思想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4,(6):132-132.
[2]李双姐.“转化”的解题思想在初中数学授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8):68-68,70.
[3]王联松.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6,(8):53,50.
[4]生世忠.初中数学规律题的解题思想与方法例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4,(34):62-64.
很多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规律以及相关的解题技巧并不熟悉,这使得他们学习的效果不明显。教师们对此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强调解题思路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事倍功半,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解题方法与答题技巧,接下来主要讨论初中数学的几种常见答题思路。
1、解题主要思想
1.1 数形结合思想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特征,解决数学问题经常会用到这样的思想方法,这根据数学问题的题干与结论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将数量关系分析清楚,而且揭露了该问题的几何意义。因此,整个题目拥有了独自的几何说明,让问题更加清晰直观,让人一眼就看出问题的本质所在;几何问题也存在代数上的解释,这让直观几何变成了代数运算,可以进行程序性操作,化难为易,便于理解、演说。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巧妙结合,应用起来让问题更加明朗直观。
1.2 分类讨论思想
当遇到所给的研究对象不能统一运算时,则运用的数学思想是分类讨论。这种思想要按照某个特定的数学标准对研究问题进行分类,得出每一条的结论,通过各类结果得出整个问题答案。这样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开来,用很多单一问题来代替原有的综合问题,并且对很多个单一问题逐个击破,就能做到化难为易的神奇效果。这种数学讨论思想利用了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然后再积累为整的策略,是非常有逻辑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探索性。这使得学生思维更加有条理,增强他们的概括能力。所以中考试题里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1.3 转化思想
运用转化的思想解答问题就是把面临的难题转化成我们熟悉或者简单的问题中去,可以转化条件、结论,将困难变为容易、将复杂转化成简单,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未知与已知、抽象与具体、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的相互转化。初中数学里,转化的思想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
1.4 整体思想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该经常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整体结构,挖掘出他们整体结构的关联特征,将某些图形或者式子比作成一个整体单元。以整体的眼光处理问题,利用这个“整体单元”转化问题、调节问题。整体的求解思想在解方程、化简、几何等问题上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
1.5 函数思想
在实际问题中,分析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构建相关函数模型,用函数的知识求解。在实际问题中,如果与最值问题相关,就应该搭建目标函数,在函数的知识体系下求解最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实际问题的自变量函数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受到实际条件的制约,这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
2、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
2.1 反证法
数学很多的解题方法都是因为很多人的经验发展起来,这些解题的方法是初中解题时非常常用的方法,能够在真正的解题过程中带来实质性帮助。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方法,它提出与原先命题相悖的假设,接下来从假设的命题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当然这个推理过程必须绝对正确的,这样就会导出矛盾,否定相反的假设,反过来证明了原命题正确无误。反证法的关键是归谬,基础是提出相反的假设,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2.2 待定系数法
在遇到数学难题时如果我们想求的结果含有一些特定的形式,里面有相同的系数,我们就可以运用待定系数法,写出含有系数的等式,最后运用相关知识求解,解答数学问题。
2.3 直接推演法
这种解题方法是直接从题干所给的条件开始推算,运用公式、概念、定理等多方面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出相应的结论,解答出数学问题。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解题方式。
2.4 换元法
换元法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应用广泛,极其重要。方法就是先将所要求的未知数称作元,然后在复杂的数学等式中,用新的变元代替需要的部分式子,让要求的问题更加简单,便于我们得出结果。
3、对解题方法的思考
3.1 重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在数学题目中,都包含着很多的隐含条件,如果能够科学准确挖掘出一些含蓄的条件,可以帮助拓展数学思维,提升创新精神。
3.2 重视客观题答题能力
填空题是考试非常重要的一种题型,和选择题一样能够考查到很多知识点,评卷时基本不会发生错误。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会在这种题目中凸显出来。填空题没选项,学生无法投机取巧。而选择题给出了相关答题信息,可以根据猜想一定的关系选出正确答案,可以利用分析、验证、排除和推理等方法提高正确率。
4、总结
数学解题方法的获得不是轻易的模仿认同,而是一个复杂的理解过程。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一起成长,总结相关数学解题方法,让学生认真学习初中数学中必要的解题思路、方法以及技巧等。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得到提升,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有很大的改善,使数学学习富有高效性、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陈光念.初中数学数形结合解题思想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4,(6):132-132.
[2]李双姐.“转化”的解题思想在初中数学授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8):68-68,70.
[3]王联松.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6,(8):53,50.
[4]生世忠.初中数学规律题的解题思想与方法例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4,(3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