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在新课标下怎样让学生喜欢学习英语

【作者】 田丽丽

【机构】 新疆石河子第三中学

【摘要】教育教学在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正在向着全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和实践。英语教学也应该根据初中英语这门课的教学特点来实现自身教学的改变和教学方式变化。英语学习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景;学习氛围;展示能力
【正文】
  面对新课标和新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英语教师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有效的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求英语教师不断的探索、学习、实践。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和实践。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材 出现了大量的词汇、长篇幅的对话和课文,而且语法知识渗透其中,在当今的情况下,如何既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所以如何使枯燥的语言知识生动化,使学生感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问题。语言不是支离破碎的条文和规则,而是活生生的、有情景有语境的整体,所以教师提供丰富的情景和语境,是学生完成与他人交往和互动的前提。而我们的教材又多源于日常生活交际,所以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前提下,灵活地处理、应用教材,是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主动发展,参与是最基本的条件,而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初中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有较多的学生总是千呼万唤口不开,又何谈主动参与呢?针对这一点,笔者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做法。首先,在课堂上,走下讲台,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居高临下的不民主的倾向,让学生感到一种亲切、平等的感觉。同时,教师应让学生成为平等的参与者和不同意见的交换者,让学生有向老师发问、与老师交流的权利和机会,从而真正感到自由、平等、精神放松。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创设良学习氛围
  英语教师大多都有这样一种感受:经常有学生因为记不住单词而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于放弃英语学习。为什么作为母语的汉语词汇我们能毫不费劲地记住,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学习汉语时所获得的信息是详细而具体的,再加上大量的实践机会,自然能够轻而易举地加以灵活运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当灵活地使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英语词汇以音、形、义相结合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在讲表达天气的词汇(sunny, windy, rainy, cloudy, foggy等)时,可先用课前准备好的集音、形、义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呈现给学生,然后再恰当地指导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这样学生会觉得记单词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动感性强、表现力强、形象生动的特点,创造丰富的语境,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得到训练,从而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四、让学生充分展示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不同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保持学习兴趣,而不是面向少数尖子生、学困生。例如,在教学中,设计有梯度的活动,让尖子生(在教师指导下)做“小老师”,模仿老师的教态、方法;或标新立异来展示他们的能力,例如,让有天赋的学生给学过的词、句子、歌曲加上动作,让有绘画能力的学生给学过的词、句子配上简笔画,让会武术、舞蹈的学生展示(在学生表现好时作为奖赏献上),使得一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感。拥有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自信和勇气及成就感油然而生。
  五、让学生自由编排,激活会话表演
  表演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佳机会,同时能展示学生运用语言的才能,学生此时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同时,表演又是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和生活化。例如,每学完一个单元,可以让学生自由编排,但是要求声、情、动作并茂,比一比哪组的声、情、动作最有创意。
  六、创设小团体形式的游戏,培养集体感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也要求把兴趣放在首位。兴趣符合“乐学”原则,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参与,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较强的事物。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创设集体配合、体现合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能训练语言,又能培养集体感。事实证明,采用上述方式方法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乐于上英语课,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表演能力;既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用过硬的基本功去征服每一个学生,学生会因为佩服你而认真听课的。记得以前在上课的时候,只讲一些枯燥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可有一次,当我讲到用FLASH动画课件讲课时,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七嘴八舌的说:“老师今天的课上的太精彩了,如果每天都能给我们看动画上课那多好呀!”我说:“如果条件允许,老师一定让你们多看动画上课。”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法,尽量用背投、光盘,远程等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的高。每一节课学生都非常认真的学习。对于英语课来说是这样,对于其它课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你想给学生一杯水,那你就要有一桶水。
  七、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想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那么你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现在的学生叛逆心理特别强.他们不喜欢别人强加在自己身上任何东西.他们不喜欢别人干涉他们的自由.所以要从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让他们主动的去接受你的思想,而不是强加给他们.记得有学生和我说过:“老师,我不喜欢某某老师,他总是要求我们做什么,稍有做不好,就惩罚我们。我现在这科都不想学了。”对于学生的这种思想我们要正确的去引导。我觉得现在的老师最缺乏的就是正确的引导。总是要求学生,这样,那样。这是现在的学生最反感的。当然理解不代表迁就。这就需要老师采用恰当的方法去引导。让他们从心里接受你,这样,你说的任何事他们都会听。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实际出发,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方案和计划,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一定会真正的喜欢上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