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英语课堂上的巧妙提问
【作者】 丁章敏
【机构】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精心设计每一次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词】精心设计;提问的原则;学生主体性;提问的艺术性
【正文】
注重提问的原则;注重学生主体性;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做到巧妙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缺乏自制能力的学生来说,有效而恰当的提问,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如何有效恰当的课堂提问进行了探讨:
一、注重提问的原则
(一)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问题。启发式提问才是好的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如:我在讲授save the earth 提问时就先展示badly polluted pictures,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后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本课的话题:We should try to save the earth!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应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三)难易适度的原则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如:我在教授save the sharks时,先问Do you like sharks?等来提问,让学生有些许成就感,继而不断提高难度引导学生回忆Which …句型,把本课时的重点分解开来,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学到手了。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种提问方式,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可扩大提问的面,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机会。所以我们的课堂提问方式,都必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加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三、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
(一)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优选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本事。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机应变、适时提问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识物这一内容时,在教学关键句前,出示一个很重的盒子,且里面套着很多小盒子。
T:what’s this ?
S: It’s a box 。
T:please weight it ,how do you feel?
待学生拿一拿盒子后说:很重。这时及时教学heavy 一词。学生会产生盒子里有什么东西的念头。这时我马上提问:what’s in it ?(随后要学习的新句)guess.让学生猜一猜。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肯定会猜是book。结果里面却是一个稍小一点的盒子。接着问:what’s in the small one? 。结果还是一个更小的盒子。再接着猜接着问:what’s in the small one?…学生越猜越觉得有趣,等到后面几个盒子,学生已经会和我一起问了,而且一边问一边不时的笑。这样一来,不但学生的兴趣吊起来了,而且还掌握了关键句。
(二)幽默组织,为提问添彩
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课堂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有一次为了让学生记住look out和look out of两个短语,我讲了一个笑话:有个外国人在英国的旅馆里,他坐在窗边。这时他听到楼上有人叫到“look out”他赶快把头伸出去,这时楼上一盆水洒在他头上。讲到这我停下,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大家都很好奇。这时我才不紧不慢地解释二者的区别。结果学生们都大笑了。这样一来,凝重的课堂气氛马上缓解,学生会带着愉快的心情继续下面的内容,同时这两个短语学生们也会格外记忆忧新。
(三)因材施问,注重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要照顾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问。平时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数量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有些问题不可能一一进行提问。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提问导入新课,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中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能承受的能力,适当照顾优、差两头。如:我在上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就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提问的问题也因人而异。接受的快的学生我会要求其回答较难的问题,领读所学的单词,而稍差的我就会让其回答些简单的问题,并领读两三个单词,使其对英语更有兴趣。
通过无数次课堂提问,我领悟出:只有精心设计每一次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才能成为学生思维的向导,最终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注重提问的原则;注重学生主体性;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做到巧妙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缺乏自制能力的学生来说,有效而恰当的提问,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如何有效恰当的课堂提问进行了探讨:
一、注重提问的原则
(一)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问题。启发式提问才是好的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如:我在讲授save the earth 提问时就先展示badly polluted pictures,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后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本课的话题:We should try to save the earth!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应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三)难易适度的原则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如:我在教授save the sharks时,先问Do you like sharks?等来提问,让学生有些许成就感,继而不断提高难度引导学生回忆Which …句型,把本课时的重点分解开来,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学到手了。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种提问方式,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可扩大提问的面,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机会。所以我们的课堂提问方式,都必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加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三、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
(一)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优选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本事。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机应变、适时提问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识物这一内容时,在教学关键句前,出示一个很重的盒子,且里面套着很多小盒子。
T:what’s this ?
S: It’s a box 。
T:please weight it ,how do you feel?
待学生拿一拿盒子后说:很重。这时及时教学heavy 一词。学生会产生盒子里有什么东西的念头。这时我马上提问:what’s in it ?(随后要学习的新句)guess.让学生猜一猜。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肯定会猜是book。结果里面却是一个稍小一点的盒子。接着问:what’s in the small one? 。结果还是一个更小的盒子。再接着猜接着问:what’s in the small one?…学生越猜越觉得有趣,等到后面几个盒子,学生已经会和我一起问了,而且一边问一边不时的笑。这样一来,不但学生的兴趣吊起来了,而且还掌握了关键句。
(二)幽默组织,为提问添彩
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课堂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有一次为了让学生记住look out和look out of两个短语,我讲了一个笑话:有个外国人在英国的旅馆里,他坐在窗边。这时他听到楼上有人叫到“look out”他赶快把头伸出去,这时楼上一盆水洒在他头上。讲到这我停下,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大家都很好奇。这时我才不紧不慢地解释二者的区别。结果学生们都大笑了。这样一来,凝重的课堂气氛马上缓解,学生会带着愉快的心情继续下面的内容,同时这两个短语学生们也会格外记忆忧新。
(三)因材施问,注重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要照顾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问。平时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数量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有些问题不可能一一进行提问。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提问导入新课,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中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能承受的能力,适当照顾优、差两头。如:我在上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就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提问的问题也因人而异。接受的快的学生我会要求其回答较难的问题,领读所学的单词,而稍差的我就会让其回答些简单的问题,并领读两三个单词,使其对英语更有兴趣。
通过无数次课堂提问,我领悟出:只有精心设计每一次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才能成为学生思维的向导,最终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