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数学高效教学法
【作者】 田晓东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摘要】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是随着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因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深钻教材,优化教法,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从想学到会学、乐学,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从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现状;方法
【正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下初中数学高效教学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也是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内在起点。因为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一种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创设情境,激思设疑,引发兴趣的方式,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比如,我原来接手一个班有一位同学李某,人比较聪明,其它科成绩较好,只是数学科成绩一般,我及时找他了解情况得知:她对数学科根本不感兴趣。我在下一节上课时,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同学,尤其投向了这位同学,去赢得每位学生的信任,下课后,这位同学主动找我说:“老师,怎样才能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耐心地向他传授方法和做法。之后,我进一步通过优化师生关系而使他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求获取成功的强烈愿望,有效地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之后的课间或自习课,他会经常到我办公室问问题或谈数学学习方法,很快他的数学成绩赶上来了,中考时他数学科得了A+。
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它对发展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应以“乐教”、“乐学”为宗旨,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形式与情感的培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优化,同时也要注意情感发展过程的优化。
二、注重合理指导,使学生学有方法
新课标把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我们知道,学生要搞好学习,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精神,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奋只有和巧妙的学习方法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生中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影响能力的并不是个别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点拨、引导,创设适当的坡度,架起必要的桥梁,帮助他们寻找思维的突破口,使学生能够逐级而上,便于学生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摸出规律,逐步由学会到会学。
教师要注意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考虑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为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设置合理的思维体系。在概念教学中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不要急于找结论;在计算教学中重视法则的推导过程,这样的教学才会使学生学有方法。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当前课堂上只有老师问,没有学生问。长此下去,怎能不使学生的智慧与灵气磨灭殆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的冲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善于提问作为一个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思维从狭窄封闭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对能提出一些创意的学生应给予表扬,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
四、实施延迟评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会说出许多答案与设想,教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对某些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这样可诱发其他学生说出多种答案与设想。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回答较完整,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解题设想,教师立即给予最高评价,这种评价行为将会打击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觉得无需再谈了,这样慢慢地思考问题的学生就会少,因此要延迟评价,给更多学生机会。
五、不断丰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想象力越丰富,创新能力就越强。丰富的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引导学生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妙处想,往趣处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上勾股定理应用时,蚂蚁在长方体、圆柱上找东西吃何线路最短时,我让学生发挥充分想象、讨论,通过想象学生会把图形展开,从而把抽象转化为简单,从而把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发展学生思维着力,逐步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生创新潜能为根本的教学策略和体系。
六、加强基础知识,解决后进生知识欠账问题
后进生一般是基础知识薄弱,对新知识不能接受,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但是,后进生也有学习动机,他们对学习也有渴求与需要,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某段时间内掉队了。因此,教师这时必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先摸清后进生差在哪里,做到有的放矢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使他们觉得教师心中有他、关心他,使他们慢慢地跟上前进的步伐。
七、端正学习态度,使后进生学有收获
后进生上课一般小动作多,思想不集中,学习兴趣不大。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佳,上课时他们又往往在新旧知识联结点上抓不住关系,深入不下去,学不到东西,解决的方法是在教学时要精心寻找知识的产生点,重视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教学,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知识迁移,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总之,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力求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他们相应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动脑想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应用所学概念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形成认真思考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数学成绩自然就会上去。
参考文献:
[1]杨玉琴.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8):56-56.
[2]孙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7):83.
[3]陈志强.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7):22-22,23.
一、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也是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内在起点。因为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一种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创设情境,激思设疑,引发兴趣的方式,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比如,我原来接手一个班有一位同学李某,人比较聪明,其它科成绩较好,只是数学科成绩一般,我及时找他了解情况得知:她对数学科根本不感兴趣。我在下一节上课时,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同学,尤其投向了这位同学,去赢得每位学生的信任,下课后,这位同学主动找我说:“老师,怎样才能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耐心地向他传授方法和做法。之后,我进一步通过优化师生关系而使他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求获取成功的强烈愿望,有效地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之后的课间或自习课,他会经常到我办公室问问题或谈数学学习方法,很快他的数学成绩赶上来了,中考时他数学科得了A+。
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它对发展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应以“乐教”、“乐学”为宗旨,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形式与情感的培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优化,同时也要注意情感发展过程的优化。
二、注重合理指导,使学生学有方法
新课标把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我们知道,学生要搞好学习,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精神,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奋只有和巧妙的学习方法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生中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影响能力的并不是个别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点拨、引导,创设适当的坡度,架起必要的桥梁,帮助他们寻找思维的突破口,使学生能够逐级而上,便于学生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摸出规律,逐步由学会到会学。
教师要注意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考虑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为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设置合理的思维体系。在概念教学中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不要急于找结论;在计算教学中重视法则的推导过程,这样的教学才会使学生学有方法。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当前课堂上只有老师问,没有学生问。长此下去,怎能不使学生的智慧与灵气磨灭殆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的冲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善于提问作为一个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思维从狭窄封闭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对能提出一些创意的学生应给予表扬,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
四、实施延迟评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会说出许多答案与设想,教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对某些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这样可诱发其他学生说出多种答案与设想。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回答较完整,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解题设想,教师立即给予最高评价,这种评价行为将会打击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觉得无需再谈了,这样慢慢地思考问题的学生就会少,因此要延迟评价,给更多学生机会。
五、不断丰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想象力越丰富,创新能力就越强。丰富的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引导学生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妙处想,往趣处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上勾股定理应用时,蚂蚁在长方体、圆柱上找东西吃何线路最短时,我让学生发挥充分想象、讨论,通过想象学生会把图形展开,从而把抽象转化为简单,从而把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发展学生思维着力,逐步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生创新潜能为根本的教学策略和体系。
六、加强基础知识,解决后进生知识欠账问题
后进生一般是基础知识薄弱,对新知识不能接受,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但是,后进生也有学习动机,他们对学习也有渴求与需要,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某段时间内掉队了。因此,教师这时必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先摸清后进生差在哪里,做到有的放矢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使他们觉得教师心中有他、关心他,使他们慢慢地跟上前进的步伐。
七、端正学习态度,使后进生学有收获
后进生上课一般小动作多,思想不集中,学习兴趣不大。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佳,上课时他们又往往在新旧知识联结点上抓不住关系,深入不下去,学不到东西,解决的方法是在教学时要精心寻找知识的产生点,重视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教学,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知识迁移,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总之,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力求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他们相应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动脑想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应用所学概念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形成认真思考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数学成绩自然就会上去。
参考文献:
[1]杨玉琴.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8):56-56.
[2]孙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7):83.
[3]陈志强.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7):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