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作者】 田发江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第六中学


【正文】

      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科学探究已经进入课堂,它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老师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通过探究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乐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呢?
  一、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活动中完全放手、束缚太多都不现实,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探究活动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节课中,我最初是想完全放开,自主探究。即创设情景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的特点。但是,试教过程中,明显感到实在太难驾驭,有的学生甚至对我的意图也不完全明白,结果只好临时调整教学策略,效果自然不理想。通过反思,认识到只有好的愿望、好的理念,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自然不会获得理想效果。
  根据初中学生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再思考、讨论、交流,俨然一幅科学探究的情景。除了通常一些方法(如人举左手,镜中的像则举右手等)外,学生在活动中又找到了几种很有创意的方法。例如检验平面镜成像的物体相对于镜面是否对称时,一学生在拿起点燃的蜡烛在镜前移动,发现蜡烛倾斜(开始并不是有意的)时,镜中像也发生了倾斜,但倾斜的方向与蜡烛正好相反,运用数学中轴对称的知识,便得出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另一学生在实验时,手中没放下的火柴盒“帮了大忙”,他发现手中的火柴盒在蜡烛的左侧时,火柴盒的像在蜡烛像的右侧,调换一下位置,像也跟着变化,于是也得出了物像对称的结论。显然,同学们在课堂活动中已经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他们为自己的发现而欢欣,我想,这样的亲历的探究过程他们会终生难忘。
  二、探究活动不能局限于课本设计,应鼓励学生创新
  由于器材、环境、学生的知识水准和生活经验、操作技能等原因,学生的猜想、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有时相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会大有益处。一位同学在猜想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浮力和物体的温度有关”,预习过的同学或许会嗤之以鼻。当物体的温度变化时,质量一定,其体积必然变化,所受浮力能不变化吗?当这位同学把浮力知识同热、密度等已有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后,不就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吗?这也许会使课堂背离教师原本的设计,也许这节课的预设任务因此而不能完成,但探究中的创新、活动中的亮点正在此,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对科学的兴趣也许就在此时被激发。实验时,也许有的学生会有一些看似错误的步骤,比如在《内能的改变》这节课中,多数同学利用气球快速的放气来感受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表现为气球的温度降低,但是有的学生却把气球用力吹破,气球虽然没有了,但是他此时摸一摸气球的残片,发现温度的降低更多。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问题或错误,才有了改进和创新。
  三、重视科学探究中的评价
  在整个探究教学中,评价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环节。其实,当学生一走进实验室,作为教师,就应该留心观察,主要是去发现学生好的、积极的、新奇的、独特的表现,评价要及时。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应该对他们参与物理学习的欲望和参与状况进行积极的评价,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个别学生刚进实验室,就很兴奋地立即就动手操作,如果是以前老师就会严厉地说:进了实验室不准动桌上的仪器。这使他们的学习欲望降低,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则说:你们对这个探究活动很感兴趣,我想你们今天一定会很成功,但在操作之前,应当先做什么呢?这样评价使得学生很容易接受。当然,评价方式很多,探究活动完后,让学生完成探究报告,认真评估、交流,每个学生先自评,组员之间互评,最后收起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等级为: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每次的探究报告放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袋中。当然,不是每个科学探究都这样评价,主要针对重要的探究活动,一些简单的,不太重要的进行口头评价即可。应该说,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应该既重视探究的过程,也重视探的结果;重视对资料的收集、处理以及对结果的评价。在探究中学生处于主要地位,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也可以是指导者或评价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改变和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胆子变大了,能力提高了。由于评价体系变了,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不太好但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同样也很受大家的肯定,同样也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只要我们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科学探究贯穿于物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就能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