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作者】 刘勤兰

【机构】 甘肃省徽县第四中学

【摘要】每一个历史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学法指导问题。“因为只有重视学法的指导,学生才能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只有重视学法指导,学生才能在掌握知识的时候掌握认识知识的途径和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只有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法指导;开放与掌握
【正文】教学,简单来说就可以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部分。如果说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占了重要的地位,那么《现代教学理论》中提到:“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①正如本文标题中提到的“鸳鸯绣取凭君看,且把金针度与人”,精美绝伦的绣品固然让人赏心悦目,但是为了技艺的传承,刺绣的技法也莫要敝帚自珍,而应金针度与世人。这正好似教师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学法指导。
  那么什么是学法呢?从字面上理解:学法就是学生认识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
  其实在中学各个学科中,很多科目是非常重视学法的指导的。如语文科目:重视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对文章架构分析能力的培养;数学科目则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生物物理化学科目在学生看,听的基础上,强调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但很奇怪的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一直存在误区: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将历史知识讲清楚,就算完成了历史教学任务,却很少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认识历史和学习历史的方法。结果历史学习在一些人眼中就成了死记硬背,被动式接受学习,机械式学习。甚至历史课成了故事课,说者精彩无比,听者津津有味,一时“宾主”皆欢。但是到了下节课,学生仍然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久而久之,由于大量的死记硬背,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丧失兴趣。或者由于只注重浅薄的趣味性,学生对历史的态度必然变得轻慢,觉得历史不过如此,是最没有科学性的学科。这种情况真是我们历史教学的失败,也是所有历史教师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历史教学内容可以说是森罗万象,只要人类历史出现的人、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空间时间是如此的广大、涉及的领域之多、概念的密度之大、关联的知识之具体,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呢?从几年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我觉得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注意这么几个关键词:认识,导向,计划,开放,掌握。
  一、认识。就是要认识学生情况。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同,他们无论在知识面,分析能力,认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而且我校属一般校,学生基础薄弱,层次参差不齐。甚至同一年段不同班级的学生他们的程度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迅速了解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更好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二、导向。导向就是教师对学生引导。历史是人文学科,带有明显的国家阶级民族特征。在这个问题上,教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课程的总体把握上,在教学语言中,在教学流程中,教师都要很注意对学生的学法导向。教师比如,在七年级下历史中的民族英雄概念,这个概念或许不是重点,却是初中生必须要辨析清楚的。而碍于认识水平和世界观的局限初中生对这个概念又容易混淆。良好的导向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往高处,往深处,往广处发展。最终达到掌握学习方法,自行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导向的作用。
  三、计划。教学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就将过程和方法写入教学目的,所以教学的时候应该要有计划性,目的性。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何阅读教科书,如何收集历史材料,如何运用历史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何听课,如何评价历史,如何分析历史事实、结果,如何读图等等……所以备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将相关的历史学习方法纳入所准备的教案中,使方法成为教学中的有机成分,在上课的时候利用既定的方针,不失灵活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呆板保守。
  四、开放。历史学科是一门主客观高度统一的学科。历史上的基本史实都是客观,但是对历史的分析认识理解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以开放的态势理解来学习理解历史。③而要做到这点: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大胆地冲破定势思维,设计开放性问题,以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的品质。而学生则要大胆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升华对历史的认识。比如在学习《美国内战》这个课程的时候,在分析完美国内战的原因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虽然内战的阴云密布,但是此时还有没有和平的可能性?由此学生开始自由辩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我就乘机让学生各自说明理由。但是最后大家辩论后发现和平解决是不可能的,战争是痛苦的但也是唯一的道路。这也让学生更深切的认识到这是以战争的手段防止国家分裂,维护长久的和平。了解林肯为国家民族作出的牺牲。也让学生对美国内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思辨是人类不同思维交锋对话碰撞后产生的绚烂之花,通过大胆的设问和想像,通过激烈的辩论,引出认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又和学生的研讨活动结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中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像这些教学方式都自然而不生硬,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五、掌握。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未必每一节课都适用开放式教学。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用一种相对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直接掌握。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做示范,提醒学生注意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直接传授的方式,像传授基础知识一样将学习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还可以通过讲评,练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总而言之,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切不可拘泥。
  鸳鸯绣取凭君看,且把金针度与人,我们今天历史教学,不但要给与学生历史知识的宝库,还要将打开宝库的钥匙交到学生手上,也就是做到“金针度与人”。这样我们学生才能真正对历史产生兴趣,热爱历史,感悟历史的厚重,历史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