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

【作者】 周 宇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教育局


【正文】“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主要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探究,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发现学习数学新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便形成一种数学能力。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要真正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深刻认识创新教育的意义,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民主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陶行知提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小学生往往喜欢教师这个人而喜欢上他的课,因此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愉快还给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爱心与学生交朋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思维从封闭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对能提出一些创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
  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都来自科学的“异想天开”或“突发想象”。因此教师不要对“爱钻牛角尖”的学生训斥、嘲笑,不要对他们提出的“离奇古怪”的问题不予理睬。其实,这里所说的求异思维就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可以说,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例如简算:25×24,可以25×4×6,也可以25×8×3,还可以(25×4)×(24÷4)......学生是有创新潜能的,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当众说出不同的见解。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完全会说出多种思路,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更强烈。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此外,让学生从同一问题中去探索不同的答案,是提高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完相遇问题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5小时,两地相距多少千米?”题目展示出来,许多学生迅速列式:(40+60)×5=500(千米)。教师“满意”地点点头。此时,有几位学生反对:“这题不能做”,“不对,这题答案有三种可能”。经过争辩,全班达成共识:两地距离可能大于500千米,可能小于500千米,可能正好是500千米。这种“求异型”教学,并不是离题的、费时的,而是使学生从不同的思维侧面加深了对相遇问题的理解,同时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创造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能提问,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在探索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巧于解决问题。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使学生敢想敢做,这样才能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创新意识
  合作交流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通过沟通信息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协作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先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由几个面组成,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各个面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接着小组动手剪、拼课前准备的学具。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小组内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并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规律。整个教学过程向学生提供了观察、猜想、实验、操作、交流等活动的机会。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精神。
  总之,学生的创新活动是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的,在教师的期待、激励中学生才能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在小伙伴的合作交流中,学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亲和、互助的环境中培养了学生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敢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使学生获得有效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