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的实效性
【作者】 吴丽鲜
【机构】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实验小学
【正文】探究性学习, 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 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 实践性、 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学习中,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 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可见, 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新奇愉快的精神体验, 更是一种有趣味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结合小学生的心理、 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实践, 笔者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 营造良好探究氛围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让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这些知识不但学生没有接受,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探究氛围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 合作的关系。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 要求建立平等对话、 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俯下身子, 放下架子, 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促进者。如做到教态亲切、 情绪饱满、 多表扬, 对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 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等。
2.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营造探究氛围。《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在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在观察、 实践中积极探究。 如根据实践活动 《创办班级图书角》 , 利用班委会,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 图书管理员全班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 讨沦、 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 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 制订书籍借阅制度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得到了调动。
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 营造探究氛围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容易激起学生兴趣, 探究氛围容易形成。再如开辟第二课堂, 在学生中成立文学社、 摄影组、 书画组等课外活动学习小组, 教师只当参谋和观众, 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
二、 培养探究学习意识
1、利用好奇心, 引发探究意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 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要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 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小学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知识都感到新奇,求知欲非常强。 利用这个特点,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如一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 就这样引导学生:语文学习是非常有趣的,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和语文成为好朋友, 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你能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提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吗?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有的说: “老师, 我想知道你的姓怎么写?” 有的说:“语文要学些什么呀? ” 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 适当地给予鼓励, 学生的探究兴趣越来越浓。
2.、质疑问难, 增强探究意识。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不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探究意识来自于质疑, 善于发现问题, 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 “好求谋解” 来增强其探究意识。如教《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时,教师紧扣《国榷》探究厄运:这是一部怎样的《国榷》?被小偷偷走了,为什么称得上是厄运呢?学生认真读课文1、2自然段,在字里行间找一找,可以用笔圈圈、划划。学生画出了相关词句,从“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从“一点”、“一百多里”等词,感受谈迁为了这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付出的辛劳。从“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的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些数据中联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国榷》是谈迁的心血。
3.鼓励独特见解, 巩固探究意识。在语文教学中, 要使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判断, 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巩固学生探究意识。如教学 《狐狸与乌鸦》 时, 对狐狸有什么样看法? 大部分学生认为狐狸很坏, 有个别学生提出狐狸很聪明, 善于动脑筋。 对不同的看法, 教师应予肯定。 同时指出, 狐狸确实动了脑筋, 但是它是采取欺骗的手段来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 这是不好的。
三、 生成探究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 是它的生成性。 所谓生成问题, 指的是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维教学, 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 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 生成新的教学问题, 使学生探究的兴趣持续下去。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 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生成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多思善问, 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隐含的 “问题” , 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发现、 去提出, 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其思维实际, 更能引发其探究。
1、让学生会发现, 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 在课堂上会踊跃地发问。但是, 有的学生的问题经常停留在一些词语不懂上, 无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还有的学生就发现不出问题。所以, 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 我们才来解决这些问题。 ( 1) 通过课文标题发现问题。如 《虎门销烟》 一文, 谁在虎门销烟?为什么销烟?有的课文在结尾处发现问题, 如 《珍珠鸟》 ,最后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吗?问: 这是写谁和谁之间的信赖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美好的境界呢?(2)通过重点词句发现问题。如 《李时珍》 一课中, 有 “晓行夜宿” 一词,从这一词中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探究、 解决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发现问题后, 就要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问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 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
(1)读思结合, 探究问题。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 让学生仔细阅读, 尽可能从已有的资料中找到答案。如教学《李时珍》这篇课文时,“李时珍为了写好《本草纲目》这本书,他是怎么做的?”这是理解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性问题。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给他们提了一些辅助性的问题,来帮助他们来理解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做了哪两项准备工作?”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找出递进句子“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并读懂其中包含的两层意思。“这两项工作,哪一项更重要?为什么?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进一步弄清这两层意思的关系:李时珍写的是药物书,所以亲自采药更重要;在治病中需要的是对症良药。因此,根据积累的治病经验去采药,需付出的劳动更艰巨,这项工作更能体现科学的实践精神。“这句后面紧跟着写了什么?”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理解这四句话都是写李时珍怎样亲自采药,更突出了写这本药物书的不容易。
学生明确了课文内容,认识到这两项工作是用“不但……还……”递进关系连起来的,表示进一层的关系。重点在后面。因此,后面就具体地写李时珍怎样亲自采药,明确了句段结构,同时,对先前那个重点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思议结合, 探究问题。经过阅读思考, 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可能与已有答案一致, 也可能与已有答案不一致。这不一致有可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 也有时能是答案不止—个,这时可让同桌议一议。
(3)合作讨论, 探究问题。我国有句俗话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在语文教学中, 经常使用分小组合作互帮的方式,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宗旨。我们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能力、条件因素等进行教学,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将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
一、 营造良好探究氛围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让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这些知识不但学生没有接受,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探究氛围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 合作的关系。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 要求建立平等对话、 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俯下身子, 放下架子, 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促进者。如做到教态亲切、 情绪饱满、 多表扬, 对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 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等。
2.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营造探究氛围。《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在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在观察、 实践中积极探究。 如根据实践活动 《创办班级图书角》 , 利用班委会,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 图书管理员全班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 讨沦、 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 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 制订书籍借阅制度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得到了调动。
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 营造探究氛围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容易激起学生兴趣, 探究氛围容易形成。再如开辟第二课堂, 在学生中成立文学社、 摄影组、 书画组等课外活动学习小组, 教师只当参谋和观众, 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
二、 培养探究学习意识
1、利用好奇心, 引发探究意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 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要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 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小学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知识都感到新奇,求知欲非常强。 利用这个特点,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如一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 就这样引导学生:语文学习是非常有趣的,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和语文成为好朋友, 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你能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提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吗?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有的说: “老师, 我想知道你的姓怎么写?” 有的说:“语文要学些什么呀? ” 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 适当地给予鼓励, 学生的探究兴趣越来越浓。
2.、质疑问难, 增强探究意识。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不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探究意识来自于质疑, 善于发现问题, 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 “好求谋解” 来增强其探究意识。如教《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时,教师紧扣《国榷》探究厄运:这是一部怎样的《国榷》?被小偷偷走了,为什么称得上是厄运呢?学生认真读课文1、2自然段,在字里行间找一找,可以用笔圈圈、划划。学生画出了相关词句,从“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从“一点”、“一百多里”等词,感受谈迁为了这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付出的辛劳。从“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的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些数据中联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国榷》是谈迁的心血。
3.鼓励独特见解, 巩固探究意识。在语文教学中, 要使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判断, 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巩固学生探究意识。如教学 《狐狸与乌鸦》 时, 对狐狸有什么样看法? 大部分学生认为狐狸很坏, 有个别学生提出狐狸很聪明, 善于动脑筋。 对不同的看法, 教师应予肯定。 同时指出, 狐狸确实动了脑筋, 但是它是采取欺骗的手段来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 这是不好的。
三、 生成探究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 是它的生成性。 所谓生成问题, 指的是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维教学, 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 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 生成新的教学问题, 使学生探究的兴趣持续下去。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 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生成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多思善问, 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隐含的 “问题” , 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发现、 去提出, 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其思维实际, 更能引发其探究。
1、让学生会发现, 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 在课堂上会踊跃地发问。但是, 有的学生的问题经常停留在一些词语不懂上, 无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还有的学生就发现不出问题。所以, 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 我们才来解决这些问题。 ( 1) 通过课文标题发现问题。如 《虎门销烟》 一文, 谁在虎门销烟?为什么销烟?有的课文在结尾处发现问题, 如 《珍珠鸟》 ,最后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吗?问: 这是写谁和谁之间的信赖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美好的境界呢?(2)通过重点词句发现问题。如 《李时珍》 一课中, 有 “晓行夜宿” 一词,从这一词中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探究、 解决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发现问题后, 就要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问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 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
(1)读思结合, 探究问题。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 让学生仔细阅读, 尽可能从已有的资料中找到答案。如教学《李时珍》这篇课文时,“李时珍为了写好《本草纲目》这本书,他是怎么做的?”这是理解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性问题。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给他们提了一些辅助性的问题,来帮助他们来理解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做了哪两项准备工作?”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找出递进句子“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并读懂其中包含的两层意思。“这两项工作,哪一项更重要?为什么?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进一步弄清这两层意思的关系:李时珍写的是药物书,所以亲自采药更重要;在治病中需要的是对症良药。因此,根据积累的治病经验去采药,需付出的劳动更艰巨,这项工作更能体现科学的实践精神。“这句后面紧跟着写了什么?”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理解这四句话都是写李时珍怎样亲自采药,更突出了写这本药物书的不容易。
学生明确了课文内容,认识到这两项工作是用“不但……还……”递进关系连起来的,表示进一层的关系。重点在后面。因此,后面就具体地写李时珍怎样亲自采药,明确了句段结构,同时,对先前那个重点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思议结合, 探究问题。经过阅读思考, 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可能与已有答案一致, 也可能与已有答案不一致。这不一致有可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 也有时能是答案不止—个,这时可让同桌议一议。
(3)合作讨论, 探究问题。我国有句俗话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在语文教学中, 经常使用分小组合作互帮的方式,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宗旨。我们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能力、条件因素等进行教学,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将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