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妙趣横生
【作者】 候春花
【机构】 新疆伊宁县温亚尔乡伊地里于孜小学
【摘要】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必须要讲究艺术性。体现语文课语言艺术性的方法:导入时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点拨时的“路转溪桥忽现”;评价时的“红肥绿瘦皆是春”;结尾时的“余音绕梁情未了”。【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正文】
同为语文教师,讲起课来感觉却不尽相同。有的教师讲课,听起来是一种享受,亲切和顺,把精妙的课文讲解得丝丝入扣;但也有的教师,或是高腔高调,或是干涩地照本宣科,或是漫不经心,有气无力,叫人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语言,即使是再好的课文,准备得再充分,也无法打动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一、导入时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于漪老师也曾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语文教师的导语,就应像一首歌曲中的前奏,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创设出浓郁的情感氛围,铺设一座与文本交流的情感桥梁。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他以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的故事导入: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寄来的画片写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11岁时爸爸去世,妈妈改嫁,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想着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通过这样的导语很快能把课堂带入这篇童话所描述的氛围中,使文本知识的传递融入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起来,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导入一种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同样凄婉、悲怜的课堂氛围之中,收到“一石双鸟”之效。
二、点拨时的“路转溪桥忽现”
要想让学生漫步语文美妙的园林,享受语言的美感,那么,语文教师的点拨语言(即提示语和过渡语),就要巧妙,教师的点拨要“点”明要害,抓住重点;“拨”正谬误,排除疑难。巧妙机智的点拨,不但在理解重点句时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在重点段的理解上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方法,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给予树》的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时,她进行了如下层层深入的点拨:金吉娅在圣诞节送给大家什么礼物?(生:送给妈妈和兄妹们棒棒糖。)棒棒糖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物质的。金吉娅还送给了大家什么?(生:还送给大家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小女孩如愿以偿后的快乐。)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美好的精神品质。作者是用什么词语把这两方面联系在一起的?(生:不但……还……)那么棒棒糖和美好的品质哪一个更重要呢?(生:美好的品质更重要。)因而“不但……还……”这组关联词语中,“还”后面表达的意思要比“不但”后面表达的意思更近一层。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学会了一组关联词语的用法,更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本段、本篇课文的深入理解。
三、评价时的“红肥绿瘦皆是春”
1、评价语应简明清晰。对于要强调的某个方面,更要讲得清清楚楚。如:“你读得很流畅,又富有感情,若声音再响亮一点,让全班同学都听清就更好了。” “你们看她读得多么认真呀!简直被书中的语句所吸引。” 准确性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 ,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多么华美, 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方法。
2、评价语更应饱含激励。如:“你有一双慧眼,把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 “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不是也有说错的时候吗?没关系,来,再说一遍。” “你的音色真好听!我建议你今后去当个播音员。来,未来的播音员,握个手。”如此鼓励、亲切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感染、不受鼓舞呢!
3、评价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在一次观摩县教研室送教下乡活动中,一位教师讲授《老人与海鸥》,上课的前十分钟内,几乎没有举手的同学,尽管她不断地引导、鼓励,仍无起色。当她提出从哪些语句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时,坐在后排的一个男孩怯生生地举手站起,他用很低的声音回答着,“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二十余里等于四十多里……”显然孩子说的路程数是模糊的。可是这位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虽然二十余里并不等于四十多里,但我想这位同学正在计算老人往返的路程,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再步行二十余里返回,这不正是四五十里路吗,他不仅能感悟文字,还能到文字的背后去品味,真是太精彩了!”这样的点评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于是接下来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勇敢地举起了手。这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四、结尾时的“余音绕梁情末了”
语文教学结尾的语言应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用了这样的结尾方式:卖火柴的小女孩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了,但它却带给了我们对弱者的同情,更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不仅是生动的故事,更是精神的家园。让我们一起感谢这位历经200年沧桑却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安徒生。希望同学们能驻足于安徒生的童话,到那里去感受更多童话的魅力。引导学生走进童话的美好世界,感受童话的魅力,是本课结尾所期待的艺术效果。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语言艺术的教学。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赞扬性、欣赏性、期望性和个性化的评价,努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评价语言。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也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习语文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和享受语言魅力与内涵,真正把学习语文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同为语文教师,讲起课来感觉却不尽相同。有的教师讲课,听起来是一种享受,亲切和顺,把精妙的课文讲解得丝丝入扣;但也有的教师,或是高腔高调,或是干涩地照本宣科,或是漫不经心,有气无力,叫人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语言,即使是再好的课文,准备得再充分,也无法打动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一、导入时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于漪老师也曾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语文教师的导语,就应像一首歌曲中的前奏,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创设出浓郁的情感氛围,铺设一座与文本交流的情感桥梁。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他以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的故事导入: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寄来的画片写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11岁时爸爸去世,妈妈改嫁,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想着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通过这样的导语很快能把课堂带入这篇童话所描述的氛围中,使文本知识的传递融入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起来,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导入一种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同样凄婉、悲怜的课堂氛围之中,收到“一石双鸟”之效。
二、点拨时的“路转溪桥忽现”
要想让学生漫步语文美妙的园林,享受语言的美感,那么,语文教师的点拨语言(即提示语和过渡语),就要巧妙,教师的点拨要“点”明要害,抓住重点;“拨”正谬误,排除疑难。巧妙机智的点拨,不但在理解重点句时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在重点段的理解上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方法,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给予树》的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时,她进行了如下层层深入的点拨:金吉娅在圣诞节送给大家什么礼物?(生:送给妈妈和兄妹们棒棒糖。)棒棒糖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物质的。金吉娅还送给了大家什么?(生:还送给大家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小女孩如愿以偿后的快乐。)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美好的精神品质。作者是用什么词语把这两方面联系在一起的?(生:不但……还……)那么棒棒糖和美好的品质哪一个更重要呢?(生:美好的品质更重要。)因而“不但……还……”这组关联词语中,“还”后面表达的意思要比“不但”后面表达的意思更近一层。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学会了一组关联词语的用法,更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本段、本篇课文的深入理解。
三、评价时的“红肥绿瘦皆是春”
1、评价语应简明清晰。对于要强调的某个方面,更要讲得清清楚楚。如:“你读得很流畅,又富有感情,若声音再响亮一点,让全班同学都听清就更好了。” “你们看她读得多么认真呀!简直被书中的语句所吸引。” 准确性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 ,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多么华美, 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方法。
2、评价语更应饱含激励。如:“你有一双慧眼,把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 “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不是也有说错的时候吗?没关系,来,再说一遍。” “你的音色真好听!我建议你今后去当个播音员。来,未来的播音员,握个手。”如此鼓励、亲切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感染、不受鼓舞呢!
3、评价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在一次观摩县教研室送教下乡活动中,一位教师讲授《老人与海鸥》,上课的前十分钟内,几乎没有举手的同学,尽管她不断地引导、鼓励,仍无起色。当她提出从哪些语句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时,坐在后排的一个男孩怯生生地举手站起,他用很低的声音回答着,“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二十余里等于四十多里……”显然孩子说的路程数是模糊的。可是这位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虽然二十余里并不等于四十多里,但我想这位同学正在计算老人往返的路程,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再步行二十余里返回,这不正是四五十里路吗,他不仅能感悟文字,还能到文字的背后去品味,真是太精彩了!”这样的点评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于是接下来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勇敢地举起了手。这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四、结尾时的“余音绕梁情末了”
语文教学结尾的语言应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用了这样的结尾方式:卖火柴的小女孩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了,但它却带给了我们对弱者的同情,更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不仅是生动的故事,更是精神的家园。让我们一起感谢这位历经200年沧桑却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安徒生。希望同学们能驻足于安徒生的童话,到那里去感受更多童话的魅力。引导学生走进童话的美好世界,感受童话的魅力,是本课结尾所期待的艺术效果。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语言艺术的教学。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赞扬性、欣赏性、期望性和个性化的评价,努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评价语言。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也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习语文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和享受语言魅力与内涵,真正把学习语文作为一种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