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 李桂敏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观风海镇沙子南园小学
【摘要】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兴趣
【正文】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如此。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合理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情境,发展想象;创设情境, 训练语言等等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发展想象,训练语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巧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逐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创设情境“贵在得法”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创设情境的途径。如《翠鸟》—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有些课文中,描写一些奇特景象所用的词句比较难理解,这时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解决。如《海上日出》一文中, 描写太阳上升“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一句,不借助录像片,学生是很难想象的。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都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浸”的使用较难理解,在此时打出灯片或播放这一段的录像片,观察着画面,学生恍然大悟,了然于胸。
二、体会成功喜悦 增强学习自信心
正如契诃夫指出的:“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教师要关注学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有时候一个词语或句子、故事的理解在小学生的眼里、心里、嘴里所看到的、想到的、说出的,常常富有灵性,充满哲理,教师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不得不感叹孩童的天真与无邪,纯洁与烂漫。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同时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喜悦的平台,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在小组学习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对差生(潜能生、学困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机会,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则又形成了平等的竞争伙伴。小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他们通过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往往能够拓宽思维,激发思维的火花,学生品尝到的成功喜悦溢于言表。
三、问题设疑 注入鲜活元素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而独创性见解的表达或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澜,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例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又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诚实守信放掉自己钓的大鱼的父亲……提出“要是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角色介入,设身处地地思考,有的学生大声说会,有的学生小声说不会,教师在赞叹“父亲”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的同时,慨叹“父亲”伟大的同时看到自己的渺小与平凡。适时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随后就有学生说如果我是《钓鱼的启示》中的父亲,以前我会舍不得放了那条大鱼,但学了这篇课文后,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会和文中的父亲一样把鱼放掉。可见书中的文字熏陶感染了学生,也起到了“随文潜入心,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如此。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合理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情境,发展想象;创设情境, 训练语言等等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发展想象,训练语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巧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逐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创设情境“贵在得法”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创设情境的途径。如《翠鸟》—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有些课文中,描写一些奇特景象所用的词句比较难理解,这时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解决。如《海上日出》一文中, 描写太阳上升“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一句,不借助录像片,学生是很难想象的。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都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浸”的使用较难理解,在此时打出灯片或播放这一段的录像片,观察着画面,学生恍然大悟,了然于胸。
二、体会成功喜悦 增强学习自信心
正如契诃夫指出的:“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教师要关注学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有时候一个词语或句子、故事的理解在小学生的眼里、心里、嘴里所看到的、想到的、说出的,常常富有灵性,充满哲理,教师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不得不感叹孩童的天真与无邪,纯洁与烂漫。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同时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喜悦的平台,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在小组学习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对差生(潜能生、学困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机会,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则又形成了平等的竞争伙伴。小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他们通过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往往能够拓宽思维,激发思维的火花,学生品尝到的成功喜悦溢于言表。
三、问题设疑 注入鲜活元素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而独创性见解的表达或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澜,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例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又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诚实守信放掉自己钓的大鱼的父亲……提出“要是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角色介入,设身处地地思考,有的学生大声说会,有的学生小声说不会,教师在赞叹“父亲”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的同时,慨叹“父亲”伟大的同时看到自己的渺小与平凡。适时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随后就有学生说如果我是《钓鱼的启示》中的父亲,以前我会舍不得放了那条大鱼,但学了这篇课文后,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会和文中的父亲一样把鱼放掉。可见书中的文字熏陶感染了学生,也起到了“随文潜入心,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