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探究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小学科学学科教育案例分析

【作者】 王志勇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第四小学


【正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小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那些天真的孩子们,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从他们的充满天真的眼神里,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小学生有好玩好动、个性张扬的天性,但他们自控力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一些恰当的手段来引导他们探究科学知识。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上课状态等都影响着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不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而且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在探究教学中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策略。下面以一个具体案例座椅分析。
  一、案例概述
  课前我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还让学生每人带一瓶雪碧饮料。课上我先让学生冲一杯咖啡。然后让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之后提出问题: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咖啡为什么在水中没有了?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我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了新知的学习。
  接下来我安排了几个分组观察实验: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操作之后提出讨论问题: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之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然后,提出问题: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在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的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打开自带的雪碧饮料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认识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但学生拿出饮料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的饮料已经喝了一些了,但多数学生是没打瓶的。实验还得做,这时我对学生说: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请有整瓶饮料的同学们打开饮料,观察瓶口的现象。这时班级乱了,由于学生带来的雪碧饮料经过多次的摇动,一打开瓶盖,饮料四溅,有的学生还用手去堵,但也无济于事。课桌上、椅子上、课本上、学生的脸上……待班级安静下来的时候,瓶子里的只是有小的气泡在饮料里往上升,这时我想,实验效果不明显了,学生会观察到吗?我的担心涌上心头。我问学生:同学们观察到饮料中的气体吗?兴高采烈的学生回答:看到了,看到了,瓶口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来。另一个学生补充到:老师,您看,现在饮料中还有气泡在往外冒。就这样,由于我的粗心而骤然而升的担心随着开心的学生们的接下来的学习而烟消云散了。
  二、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信息
  在以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为主的实验探究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一课的教学中,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分组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教学思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来完成教学。课堂上,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我为学生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实验并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关于溶解的学习欲望。在设计的对比实验中让学理解掌握溶解现象,在课件展示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案例问题诊断 
  本应该是效果非常明显的观察实验,却在一片忙乱中让学生去体验。发生的意外,就是教师对探究实验准备的不充分,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想的不深入。学生准备的雪碧饮料,有的课前就喝了,课堂上打开的饮料没有想到学生在拿来的过程中和课前放在班级的过程中对它进行了多次摇动。
  3、对策与建议 
  课堂上学生在动手实验探究中,逐步认识了溶解现象。学生对“突发事件”觉得非常的开心,但观察效果没有达到教学目的。通过这次的“突发事件”可以看出,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去了解,课堂上虽然观察效果不算好,但他们在这次探究中,注意力和观察力都非常的集中。学生对各种现象有一定的预见性,“摇动”扩大了实验效果,天真、好奇的心态也让他们不顾一切的去观察。这也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的充分,在实验操作中一定要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去严格按实验流程去操作。
  4、评估决策 
  上述案例说明,要为学生设置探究实验的场景,并且要科学组织,周密安排,要善于在试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开发智力,激发兴趣,升华能力。因此说,激发兴趣是前提,科学组织是保证,提升探究能力是努力方向。
  5、结论 
  这节课的内容不仅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要让学生达到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科学教学应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因此,将探究活动贯穿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效果的培养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宗旨所在。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促进了学生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不断去发现,也要求教师要科学、细致地设计探究活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