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

【作者】 覃健雄

【机构】 广西梧州市大坡镇中心校


【正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节完整的新授课,应包括导入新课、新授课和巩固练习这三个基本部分。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增添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导入新课虽不是主体,但它却是整节课堂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因此设计好上好导入新课这一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
  一、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法”是指单刀直入,直切主题,在上新课前,不加以其他环节,由教师直接引出新授课内容。这种导入新课方法的优点是A、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直接明了,简单高效,节约大量课堂时间。B、可以适时地破题质疑,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开门见山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在许多新知识的传授中经常用到。例如,我们在讲《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什么?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大胆地设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与什么共同之处?
  师:所以老师想进行一种尝试,直接让你们完成《课堂作业》第29页,有这个信心吗?
  开门见山法主要适用于与以前所学知识无联系的新知识的传授中,因为对于此类新知识的传授,由于无旧知识可以迁移,因此采用直接切入主题的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就最为适宜,开门见山的方法优点显而易见,但缺点也较多,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适用范围窄,由于省去了导入新课这一阶段的很多时间,因此课堂结构就会显得疏散。
  二、创设情境导入法
  这是新课改以来使用最多的课堂导入方法,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教材内容和实际的学习目标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通过创设给两个班分卫生区,其中一卫生区是长方形,另一卫生区是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卫生区的面积是否相等的教学前境,从而引出要比较它们的大小,必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教学目标。这样把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的活动状态,在愉快、热情的情绪中投入学习,收到较佳的效果。当然,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当堂学习内容有关,为教学目标服务。
  三、知识迁移导入法
  知识迁移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是从旧知识入手,教师根据知识间联系设计具有严格思维程序,让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已知向未知过渡,主动顺利的领会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口算乘法》时,教师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板书3个6是多少的习题,待学生口答后,再让学生回答3个10是多少,最后再让回答3个16是多少,学生根据以上回答很快就能口算出正确的结果。这时揭示课题,学生很快掌握了口算方法,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淡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有效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
  四、故事激趣导入法
  这是把新课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编成故事,通过新颖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到愉快而又充满探究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如教学《数的整除》时,讲孙悟空在花果山摘33个桃子,给猪八戒偷去9个,沙僧知道了到悟空那里揭发,要求把桃子平均分,悟空同意了,八戒说还是猴哥好。再问学生,他们每人分几个桃子?学生兴趣盎然,竞相发言。再如,教学《按比例分配》时,讲一个富翁去世后,留下九千万美金,在留给律师的遗书上,关于财产的分配,孩子们的继母分得三分之一,两个儿子分得余下的三分之一,女儿分得余下的六分之一,那么,他们每人可得多少财产,从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
  五、设置悬念导入法
  所谓的悬念,通常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设置悬念导入法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采用“猜角”的游戏法,先让学生在黑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对照量角器,让学生报出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让老师猜第三个角的度数,老师一一猜对了。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渴望、兴奋,想知道究竟,而这种状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减两个角的度数等于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师顺时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于是板书新课题,于是新课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
  六、动手操作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动手,通过设计一些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能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探索知识、寻找规律。
  七、故事引入法。故事导入法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应用比较多,是一种深受低年级儿童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在故事导入中,有的故事可以唤起儿童的生活经验,能给课堂增加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儿童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当然,这种方法导入时,要注意选择好故事,尤其要选择短小精悍、有针对性的故事。
  八、联系生活实际法。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课的类型搞好每一节课的导入设计,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做到导之有序,导之有法,导之有理,导之有度,就能把握知识的连续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事实上各种导入法并不互相排斥,有时几种方法融合会使课堂教学更加自然、和谐,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