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者】 格泽加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卡力岗寄所制学校


【正文】当前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在不断实施。然而在广大农村,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屡见不鲜。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一言堂”、“灌输式”等落后的教学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教师的“独角戏”带来的只是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等后果,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造成这种局面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文性缺失。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当前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内涵,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当做有巨大能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2、过多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缺乏情感交流。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接受教育熏陶、情感浸染、文化陶冶的人。
  3、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把生动活泼的充满人性的语文课堂搞成千人一 面,把活生生的人性教育蜕变为机械。
  如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让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课本剧为语文课堂打开了一扇窗,引来了一缕缕清新的空气,使长期沉闷的语文课堂显出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了人文科学的无穷魅力,良好个性得到张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语文基本能力。课标中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把语文小课本变成学生活动的大天地,把课本剧引入课堂教学,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语文课堂中课本剧排演的实施,为学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让学生自己组织改编、演出,自主探究和创新,这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准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而且通过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中活跃思维,获得情感愉悦和审美享受。与此同时,也创造了优美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寓学习与快乐之中。它对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形式新,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乐学,学生才会在学习中调动起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照本宣科,全面繁复,点滴不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引导学生爱学、乐学,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引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形式一翻新,学生的兴趣自然来了: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来演什么角色才合适?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课本剧编演,就好比是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它将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千百万颗蓬勃向上的心。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课本剧,换个味道学课文,学生们定会觉得“不一样”。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不愿学习,现在他们可就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认真真地读了下来。有了戏剧的知识基础,接下来就要回过头进一步学习所要改编的课文。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显得主动、积极了。例如在教学寓言《画蛇添足》时,班里一个平时语文成绩差且很调皮的男生扮演画蛇添足的那个人,他一上台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他把平时看电视所学到的有关表演的常识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富有个性的创作,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最后被评为“最佳男配角”。通过演出,学生学会了学习,尤其是对那些平时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同学。事后,这位同学高兴地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的表演是我语文学习中最露脸的一次,它增加了我学习语文的信心,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学!”。
  二、内容新,能激活学生的写作能力
  演课本剧,具有语言学意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它源于生活又推动生活的发展,通过课本剧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能提高学生内在的语言和人体语言的成熟,这是实现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书本、课堂、讲台真正还给学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放飞学生想像的翅膀,让学生当“导演”、当“演员”。通过自编自演,再现课本里、生活中的情境,以各种形象生动的表演表达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化认识。在学生表演、表述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语言,使语言更加规范、更加精练。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可逐步内化语言、积累语言、丰富语言,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较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中我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剧本编写的要求,讨论编写剧本,在改编过程中我随时巡视、答疑。我看到同学改编的积极性很高,常会为一个细节的处理争得面红耳赤。在改编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而且他们能够大胆创新,传统剧、方言组、现代版、音乐剧,花样翻新,出人意料。尤其是方言组和现代版,夹杂了许多现代时髦语言、英语甚至老师也看不懂的网络语言,又有妙语穿插其间,真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啊!
  三、表现新,能激活学生的合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增加互动”、“重视过程”、“推崇整合”三个核心亮点,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大伙儿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懂电工的,可搞音响和照明;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学生还要学会处理平时排演中的许许多多琐碎事务如服饰道具的筹集、保管,海报的策划、张贴以及相关的宣传和有关方面的联系等等。因此课本剧要演出好,就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就必须进行认真地排练。整个一部课本剧就像一部大机器,需要各个部分的紧密配合才能有序、高效、良性地运转。在这个排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进行角色分工。导演是这个剧本的核心,以导演为中心,还要配备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等,最为重要的是要根据课本剧选定剧中人物的扮演者,即演员。谁适合演主角,谁适合演配角,谁仅仅只在剧目中跑跑“龙套”。要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是在这个排练与角色分配过程中相互抵触。通过课本剧的排练让学生们体悟到,一个社会中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多么重要,缺少任何一个人的合作,事情可能会朝一种非理想的甚至糟糕的状态发展。课本剧的排练让学生懂得了合作、尊重以及个体价值实现和团体目标的辩证关系。
  四、思维新,能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本剧的题材来源于教材,但绝不是教材的翻版,而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把教材改编成课本剧的过程,实则是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飞跃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在不背离原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想象、创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有时同一篇课文可由几个乃至十几个小组进行改编和排练,然后约期进行不同“版本”的表演。在课本剧的编演这一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中,不局限于教室、不拘泥于课本,不拘束于教师,而是走向图书室,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创造性,他们的表演结果也具有多元性。例如《揠苗助长》开始演的很平,但是最后结尾改编的技术员带着科学药品在田间一撒,小苗起死回生,寓言故事改编后,突出了科学的作用,很有新意。其实课本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儿童的心理、儿童的思维、儿童的眼光以及儿童的趣味和特长,自由自在地运用多种新颖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来创新。如:可以改编成话剧课本剧、戏曲课本剧、木偶课本剧、皮影课本剧,还可以改编成舞剧、哑剧、朗诵等形式来演出。
  五、评品新,能激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品评中,我让学生对表演予以评价、讨论,如表演是否体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学生在表演中获得的第一印象深入下去。实践证明,品戏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深化排演中的感性认识,准确把握作品的审美意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这个环节,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形象,得出精当的审美判断。通过品戏,我发现学生的感性认识在不断得趋向细致、丰富和全面,从而深化了对作品形象的理解;同时也校正了学生感知的印象,使之更接近作品的内在意韵,更好地理解了作家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走向了审美的理性思索。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用“美”的眼睛去观察,用“美”的心灵去体会,用“美”的双手去创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本剧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即“1、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2、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4、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5、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6、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本剧为语文素质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引来了一道清澈的活水,使长期沉闷的语文课堂显出了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了人文科学的无穷魅力,其良好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张扬。也许下一个曹禺就在课本剧中诞生。